
立委黃國昌質疑,目前旋轉門條款造成「金融幫亂象」,他將提案修法強化管制。(記者王孟倫攝)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立院預算中心表示,金管會高階主管退休後轉任,形成昔日部屬監督及指揮前主管之情形,與行政倫理不符;尤其,各業務局局長退休當日隨即轉任主管周邊單位董總座,周邊單位首長職務有淪為屆退人員「人事疏洪道」之嫌,不利社會觀感。
金管會與財政部官員卸任轉任單位機構,除了公股銀行,最普遍為金管會主管財團法人及證券周邊單位。根據統計,這些財團法人、證券周邊單位的薪資報酬相當優渥,如:證交所等四個證券周邊單位董事長及總經理之全年薪資、獎金及紅利總和均超過五百九十萬元、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及金融聯合徵信中心等單位亦超過三百萬元,高於部長級待遇(年薪約二百六十萬元)。
立院預算中心指出,上述單位之董事長及總經理,大多由政府指派退休高階公務人員轉任或指定內部人員升任;除少部分由學者轉任,均由金管會高階主管退休後轉任,形成昔日部屬監督及指揮前主管之情形,亦有角色衝突問題。
由於證期周邊單位不受「公務人員服務法」第十四條之一的轉任限制,也就是旋轉門條款,因此,容易成為部分官員規避之過渡管道。
預算中心建議,證期周邊單位高層薪酬優渥,應該參考新加坡星展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之作法,建立「專業經理人公開遴選機制」,引進多元化金融專業人才,而非固定任用金管會退休官員,以利推動金融市場發展。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