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金飯碗褪色? 國銀獲利衰憂裁員

2016/11/14 06:00

德銀執行長克萊恩(John Cryan)表示,歐洲銀行業須進行更多整併,才能創造更大獲利。(彭博)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國內銀行業過去幾年獲利屢創新高,優渥年終獎金更羨煞許多人,豈料,好景不常,受金融科技快速發展、景氣低迷等因素衝擊,讓銀行業這個「金飯碗」已悄悄變成「瓷飯碗」,關閉分行或裁員減薪之傳聞,更在業界快速蔓延。

外銀瘦身浪潮 恐蔓延國銀

今年以來,全球銀行業陸續傳出裁員潮,包括ING集團、德銀等大型銀行,光歐洲過去一年就有六萬人遭裁員;這股寒風也吹進台灣的外商銀行,由於分行據點縮減,人力需求減少而裁員。

尤其,今年多家本國銀行獲利出現衰退,這讓不少國銀員工高度憂心,金融業恐進入寒冬,裁員潮遲早會蔓延到本地銀行。

一位民營國銀主管無奈表示,金融業本來就是高風險行業,又受到主管機關高度監理,例如:授信放款稍有不慎而遭惡性倒帳,不僅銀行要吞下虧損,還會被金管會鉅額裁罰,大家寧可賺少一點,也不要冒風險。

該主管直言,近年來,國內金融消費者保護意識抬頭,每次發生消費爭議,主管機關或社會大眾總是站在客戶那方,讓銀行業者很吃虧,理專也不敢隨便賣衍生性金融商品,客戶賠錢就會跑去金管會吵,業者常常只能吃悶虧。

此外,由於國銀獲利成長衰退,加上FinTech(金融科技)快速發展,人力需求自然就會減少,現在最常見狀況是各職缺遇缺不補,若獲利持續不見起色,人力調整自然在所難免。

對此,金管會官員表示,目前尚未聽到本土國銀業者準備裁員瘦身,從統計數據來看,國內分行獲利都比海外分行或中國分行好,應該不至於有裁員的必要性,尤其,明年景氣將優於今年,相信銀行業者也看到這點。

國內分行獲利佳 不致跟進

至於金融科技快速發展,讓傳統人力需求大減,金管會對此表示,去年底就要求國銀擬定「金融人才數位轉型計畫」,希望業者透過各種培訓來協助員工轉型,不能因為發展金融科技而裁員。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