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古車汰舊換新減稅措施上路半年多,至6月底,已完成7萬多件汰換案,來申請的全是報廢案件。(本報資料照)
〔記者吳佳蓉/台北報導〕中古車汰舊換新減稅措施上路半年多,據統計,至6月底,已完成汰舊換新並退稅的案件,共有7萬多件,退稅額13億餘元,來申請的全是報廢案件,顯見對於減能減碳、提振新車市場的目標,已達一定程度幫助;但相較之下,出口外銷案件則沒半件,政策成效仍未顯現。
中古車汰舊換新減稅方案,從今年1月8日啟動,只要民眾「出口」或「報廢」6年以上汽車或4年以上機車,並於出口或報廢日前後6個月內購買新車並領牌照,購車時,即可分別享有5萬元、4000元減稅優惠;減稅方案限時5年。
依目前統計數據來看,至6月底,已完成淘汰舊車、買新車且完成退稅的2萬多件中古汽車案件,以及近5萬件中古機車案件,總計13億餘元的退稅額,全都是走報廢車輛的管道,出口外銷案件則尚未出現。顯示方案雖達淘汰高齡舊車、助節能省碳、刺激新車買氣的效果,但在提振出口外銷這塊,目前表現仍掛「零鴨蛋」。
經濟部工業局官員表示,中古車外銷出口不容易,有些國家已有習慣進口的通路,例如蘇聯特別喜歡從日本進口中古車,每個國家喜歡的中古車款式、車齡也不同,要找到合適通路,需要一段時間。
官員表示,廠商手中的出口外銷案件,一定是整批談好才會來申請,約半年到一年時間,才會有結果,「速度不會有大家想像的這麼快。」對此,經濟部會持續從旁協助業者,例如舉辦研討會、協助廣宣輔導等。
預估後續汰舊換新減稅方案的申請對象,仍將以報廢車輛為大宗,特別是財政部今年上半年再放寬非同一戶籍二等親,以及繼承取得車輛也可適用。舉例來說,未來放寬後,只要在買新車、完成新領牌照登記日當天,購買者跟報廢、出口車輛者,設在同一戶籍即可減稅。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