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遏止投機炒樓 大馬房價調漲須政府點頭

2013/04/29 15:21
遏止投機炒樓 大馬房價調漲須政府點頭

馬來西亞政府為打擊房市投機活動,嚴格控管房地產售價。(資料照,路透社)

〔記者王蘭英、實習記者梁寶儀/綜合報導〕房仲業者近來鼓吹國內民眾投資東南亞房地產,其中以每年經濟成長率都達到5%的馬來西亞曝光最高,也吸引許多台灣投資客的青睞。事實上,近幾年來馬來西亞的房價漲幅穩定,並不像中國一線城市或台灣台北這樣暴漲,原因在於政府的管控房價措施,建商在申請執照之初就要提報售價,且必須經過政府審核,如要調高售價,也要政府同意才行。

 在台灣,預售屋開價由建商決定,與實際成交價多有落差,且建商銷售過程不斷調整開價,開賣到結案價格愈賣愈高。預售屋需等結案後才登錄,但登錄時早已完銷,不透明的房價機制對購屋者毫無幫助。

 反觀馬來西亞,建商在申請建築相關執照時,必須先確切向政府提報房子要售出的價格,每戶坪數的開價都須標示清楚。之後政府會派鑑價專家進一步審核,經審核通過後,即以該提案價格銷售。無論房子在幾年之後蓋好,或該建案銷售多久,即使周邊房價行情不斷在漲,建商還是只能依照當初提報核定的價格賣出。

 若建商在過程中有意想再調高售價,也必須透過書面跟政府申請,才可調高出售,否則必須維持原提報預售價出售。建商如果隨意喊價,一旦被檢舉,建照可能被吊銷。房仲業者認為,大馬政府掌握預售案價格,比台灣更能控制房價穩定性與上漲速度。

 此外,馬來西亞屬回教國家,政府不只嚴格管控房地產售價,也管控房價與租金漲幅,非自由市場機制;但這不代表房地產不漲價,而是會配合物價、通膨,每年適度調漲房價1到2%。

 近這幾年,馬來西亞政府為了抑制房市快速翻漲,遏止房地產市場泡沫化,也推行一系列的打房措施來打擊房地產投機活動。政府重新訂定並大幅提升房產盈利稅(RPGT),即房地產買進之後在2年內賣出,課利得稅從10%調漲至15%;2至5年內出售,課稅也從5%漲至10%。

 

 另外,馬國政府在2013年財政預算案所提出的緊縮貸款條件與限制第3間房貸最高額度為屋價70%,也希望可以為不斷上漲的房價降溫。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