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突然遭受四面八方的打擊」,出口、工廠訂單、零售銷售和汽車購買都在走弱,同時固定資產投資也處於五年多來的最低水平。(歐新社檔案照)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市場研調公司亞德尼(Yardeni Research) 表示,中國經濟現在正面臨著多重壓力,引發人們對其2026年發展的更深層次的疑問。 該公司本週在一份報告中指出,最大的威脅來自內部,並警告,「正是內部逆風對GDP增長構成了更大的威脅……而習近平主席的政策正在加劇這些逆風。」
亞德尼指出,中國「突然遭受四面八方的打擊」,出口、工廠訂單、零售銷售和汽車購買都在走弱,同時固定資產投資也處於五年多來的最低水平。實際零售額年增率降至3.1%,遠低於2002年至2018年約 10% 的平均值。
報告認為,中國的問題很大程度源自於國內政策選擇。儘管中國經濟規模位居世界第二,達到19兆美元,但亞德尼表示,可能擴大差距的不是美國總統川普的政策,而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政策。
報告強調了製造業疲軟、「連續第四年通貨緊縮」,以及北京方面不願更積極地放鬆貨幣政策。
通貨緊縮風險尤其被認為是當前關注的焦點。該公司指出,中國10月份生產者物價指數(PPI)下降了2.1%,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勉強高於零,同時警告稱,房地產危機「加劇了人們對日本式『失去的十年』的擔憂」。
亞德尼所稱的習近平「嚴厲的科技打壓」進一步打擊了市場信心,持續令投資人感到不安。針對網路平台的新監管措施忽略了「真正的問題」:對效率低下的國有企業不公平的補貼。
Yardeni Research 也指出,儘管習近平和川普同意暫停關稅一年,但北京是否會利用這一窗口期加快改革仍不明朗。
經過習近平12年的領導,亞德尼總結道,中國經濟「在短期內不會在規模上超過美國經濟」。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