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執行長蘇姿丰。(彭博)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華爾街日報》披露,AMD執行長蘇姿丰10年前憑藉超越市場領導者英特爾,在個人電腦和數據中心的CPU生產方面佔據領先地位,從而贏得「巨頭殺手」的聲譽。隨後蘇姿丰向AI轉向的決定,讓AMD規模在3年間幾乎擴大到原來的4倍,現在AMD將推出最新一代AI晶片MI450,蘇姿丰正在證明過去幾年完全被輝達主導的市場中,一個能夠在價格競爭,並讓AI開發者不必依賴輝達的企業,仍有立足之地。
報導指出,蘇姿丰出生於台灣,在紐約皇后區長大,職業生涯早期曾在IBM工作,在那裡,她專注於根據大客戶的需求設計產品。當她2014年接任AMD執行長時,該公司市值不到30億美元。
蘇姿丰藉由與中國合作夥伴達成交易穩定公司的財務狀況,並在英特爾陷入疲軟之際,推動AMD攻略個人電腦和數據中心的處理器領域。如今,AMD在數據中心CPU領域的市占率達41%,5年前市占僅為「零」。
AMD資深晶片高管塔爾沃卡(Abhi Talwalkar)說,正是這一成功讓AMD董事會在蘇姿丰提出轉型策略、讓AMD與輝達正面交鋒時能夠信任她。
報導稱,在董事們的支持下,蘇姿丰啟動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加快了AMD的Instinct系列數據中心晶片幾代產品的設計工作,最終推出該公司迄今為止最強大的AI處理器MI450。
研究和諮詢公司Futurum Group執行長紐曼(Daniel Newman)表示,蘇姿丰之所以能將英特爾甩在身後,是因為英特爾「自己犯了錯」。紐曼說,這與輝達絕然不同,預計輝達明年將創造超過2000億美元的收入,並且已經讓成千上萬的AI開發者離不開使用輝達晶片的專有軟體。
不過,紐曼也坦言,輝達無法生產足夠多的晶片來滿足需求,與OpenAI的交易也證明,大型AI公司渴望實現供應商多元化。
分析師認為,AMD的優勢在於晶片及相關產品比輝達便宜。圖左為AMD執行長蘇姿丰,右為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資料照,本報合成)
TensorWave執行長霍頓(Darrick Horton)表示,AMD還有一個優勢,其晶片及相關產品比輝達便宜,同類硬體價格有時便宜最多20%。
D.A. Davidson科技分析師盧裡亞(Gil Luria)也認為,到目前為止,數據中心幾乎完全是輝達一家獨大的市場,AMD有能力從中分得一杯羹。
對於最近幾週針對數據中心的巨額支出,加劇外界對AI泡沫正在形成的擔憂。AMD股價在10月份一度上漲近60%,但本月已下跌約20%。蘇姿丰受訪時強調,「我並不擔心AI泡沫,我真的相信,抱有這種想法的人有點太短視了,他們沒有真正看到這項技術的力量。」
蘇姿丰說,願意大膽重壓的人正在收穫回報,包括股價飆升和市占增加。她認為科技公司對AI用途的探索才剛剛觸及皮毛。她強調,現在不是站在旁邊觀望,擔心自己是不是投資過度的時候,「在我看來,投資不足比投資過度更危險。」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