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發展副業又不會惹毛老闆?專家親授「5大實用心法」

2025/11/22 13:58

越來越多專業人士把副業視為安全網,甚至視為踏向創業的跳板。示意圖。(法新社)越來越多專業人士把副業視為安全網,甚至視為踏向創業的跳板。示意圖。(法新社)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就業市場近年動盪不安,大型科技公司相繼裁員,加上自主創業潮興起,越來越多專業人士把副業視為安全網,甚至視為踏向創業的跳板。最新數據顯示,美國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在 2023 年增至 6400 萬人,約占勞動人口的 38%,較前一年增加 400 萬人,反映出人們追求職涯穩定性的方式正在轉變。對於想嘗試副業的人們,專家提出了5個關鍵步驟,讓人們在嘗試副業的同時,也能兼顧主業。

美國財經雜誌《企業家》(Entrepreneur)報導,迪莫夫稅務諮詢公司(Dimov Tax)的CEO迪莫夫(George Dimov)原本是一名全職會計師,晚上接案做自由工作,他後來發現副業收入已經超越本薪,於是辭掉工作,全心投入自己的事業快速,他藉此分享,表示自己做對了幾件關鍵的事,也親眼見過忽略這些步驟,會帶來什麼後果。

首先是「補上薪水」。迪莫夫說,在辭職之前,他給了自己一條規則:先用下班時間賺到和正職一樣,或是更高的收入。他當時工作的薪水大約每月 1 萬美元(約31.69萬元新台幣),而他晚上接案收入雖然達到每月約1.6萬美元(約50.7萬元新台幣),不過他直到觸及每月2.5萬美元(約79.22萬元新台幣)時,才決定要辭職,全力投入接案工作。迪莫夫建議,在副業穩定達標前,絕對不要辭職。

再來是「在老闆的生態圈之外打造事業」。迪莫夫指出,如果你的副業與本業競爭、服務同一批客戶,你就是在自找麻煩,甚至可能面臨訴訟。迪莫夫說,他從完全不同的管道、產業與客戶類型開始副業,所以不存在界線模糊或利益衝突。這種乾淨的切割保護了他當時的本業工作,也讓他能在副業上累積動能,也是讓你在提升自己的同時,仍對老闆保持忠誠的方法,也是避免被開除或被告的關鍵。

之後則是「願意在初期花雙倍時間在工作上」。迪莫夫指出,他最初的優勢很簡單,就是比所有人更加努力。晚上、週末、看似不可能的時程,他都在工作,這種拼勁,創造了他之後能全職創業的動能。

然後是「儘早補強技能差距」。迪莫夫說,在副業初期,他接下許多自己還不完全了解的項目,然後用最快的速度學習,他讀遍所有能找到的資料、打給導師、必要時也會聘請外部專家。迪莫夫說,大多數人可能會陷入「分析太久、不敢開始」的陷阱,像是想再考更多證照或再讀一個學位,但他建議反其道而行:不要等到自己覺得準備好了才開始,「你會在實踐中變得更準備好,在提問中變得更聰明,並在有需要時付費尋求專家協助。」

最後,要做好「全都自己來」的打算。迪莫夫說,在創業的初期,要做好身兼數職的準備,會同時擔任所有職位:服務提供者、業務、行銷、人資、會計、行政等。這樣的現實感,能讓你不再對創業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並幫助你妥善安排時間與資金,用在那些無聊但必要的工作上。

迪莫夫建議,創業是令人興奮的事情,但也充滿挑戰,「不要把熱情誤認為準備充分」,要先建立出緩衝,區隔出市場,補強技能,然後睜大眼睛勇敢踏出第一步,而從本業辭職的最佳時機,是已經建立好可替代本薪的穩定副業收入之後。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