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如今已經是全球約3分之1番茄的生產國,而西北的新疆因氣候條件理想,是番茄主要產區。圖為中國賣番茄的攤販。(路透)
義大利製造蕃茄醬 遭查混新疆蕃茄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打壓新疆人權持續引起國際關注,美國前幾年就以生產涉及非法強迫勞動為由,禁止部分新疆生產的番茄進口,這股影響也正在歐洲發酵,義大利是全球最大的「可即食番茄製品」出口國,當地有企業被查出,在生產番茄糊等番茄製品時,涉嫌混用了較便宜的中國番茄,再以「義大利製造」名義對外銷售,引爆農業團體怒火發起抵制,歐洲對番茄供應鏈的檢視也顯著升溫,種種因素疊加之下,中國今年對義大利的番茄出口量如雪崩般滑落。專家坦言,如今對於中國番茄來說,歐洲已經成為一個難以出口的市場。
中國如今已經是全球約3分之1番茄的生產國,而西北的新疆因氣候條件理想,是番茄主要產區。但新疆同時也是中國自 2017 年起大規模拘禁行動的核心地區。人權組織指控,超過100萬名維吾爾族人被關押於數百座設施內,而中國官方將這些設施稱為「再教育營」。外界普遍將當地番茄產業與強迫勞動聯繫在一起,不過中國否認在番茄產業中使用強迫勞動,強調勞工權益「受到法律保障」。
而英國媒體《BBC》在2024年12月的報導中揭密,指出英國多家超市內販售、標榜「義大利」的番茄糊產品,其實可能含有以中國強迫勞動方式栽種與採收的番茄。其中有些產品名稱本身就帶有「Italian」(義大利的)字樣,也有些是在產品描述中出現「Italian」,但《BBC》委託檢測後發現,這些商品裡頭極有可能含有中國番茄成分。
報導點名義大利食品公司「安東尼奧佩蒂」(Antonio Petti),是新疆番茄的主要接收者之一,該公司是義大利番茄加工企業佩蒂集團(Petti)的一部分。2020到2023年,它從一家叫新疆冠農的公司購入了3600萬公斤番茄。
義大利是全球最大的「可即食番茄製品」出口國,但由於成本考量,一些義大利業者被查出使用中國番茄。圖為義大利的番茄農民。(歐新社)
中國今年對義大利的番茄出口量崩跌
《BBC》在調查過程中檢測了在英國、德國和美國市場上出售的64種不同的番茄糊商品,並在在實驗室中將它們拿來和來自義大利及中國的樣品,進行了比較。結果發現,共有17種產品似乎含有中國番茄成分,其中10種是由佩蒂集團生產的。
對於《BBC》的測試和發現,所有上述超市都表示否認。
但值得注意的是,佩蒂集團的一家工廠在2021年時,曾因涉嫌詐欺行為,被義大利警方突襲調查。據義大利媒體當時報導,中國和其他國家生產的番茄,在該工廠中被假冒成義大利的產品。但突襲調查事件發生1年後,此案在庭外和解。佩蒂集團否認了有關中國番茄的指控,此事就此不了了之。
不過新疆被指涉強迫勞動的爭議,以及部分義大利企業被指控採用誤導性的產地標示,已經引發外界的強烈反彈。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指出,中國今年對義大利的番茄出口量大幅崩跌,分析人士指出,由於中國近年大幅擴增新疆的番茄種植與加工產能,因此面臨義大利及其他西歐市場的需求銳減,後果就是大量滯銷的番茄庫存。
《BBC》在調查過程中檢測了在英國、德國和美國市場上出售的64種不同的義大利番茄糊商品,發現有17種產品似乎含有中國番茄成分。示意圖。(法新社)
中國產番茄糊價格 不到義大利產的一半
中國番茄流入義大利的現象在 2021 年成為焦點,當時義大利警方突襲一家大型加工企業,查扣大量罐裝番茄濃縮物,這些產品雖含中國番茄,卻被假冒標示為「100% 義大利」。《BBC》在去年的一部紀錄片則指稱,一些維吾爾族囚犯與被拘留者遭迫採收番茄,而這些番茄可能經由義大利流入英國超市貨架。
報導刊出後,擔心醜聞擴大的零售商開始施壓義大利加工商,要求不得使用中國番茄。義大利農民協會「Coldiretti」 近年來更是頻頻大動作發起運動,要捍衛這項「國民紅色作物」。據了解,中國產番茄糊的價格成本,不到義大利產番茄糊的一半。
對於義大利抵制中國番茄一事,義大利知名番茄製品品牌「慕堤」(Mutti)公司的執行長慕堤(Francesco Mutti)坦言:「這是一項重要的勝利、是一個非常正面的訊號。」該公司以生產義大利番茄醬、碎番茄與番茄糊等產品聞名。
慕堤公司(Mutti)以生產義大利番茄醬、碎番茄與番茄糊等產品聞名。(法新社)
中國蕃茄糊庫存滿倉
追蹤全球番茄加工產業與貿易動態的機構《番茄新聞》(Tomato News)估計,中國目前累積了 60 萬到 70 萬噸的番茄糊庫存,約等同於其6個月的出口量。《番茄新聞》指出,2025 年第3季,中國番茄糊出口總量較去年同期下滑 9%,雖然並不多,但仔細觀察可發現,銷往西歐國家的量暴跌 67%,義大利的進口量更大減 76%。《番茄新聞》總裁史迪威(Martin Stilwell) 坦言:「歐洲顯然已成為一個難以出口的市場。」
自從義大利部分企業被發現將中國番茄,混入其冠上義大利之名的商品後,歐洲對番茄供應鏈的審查愈發嚴格。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5 年前9個月,中國對義大利的加工番茄出口額從去年同期超過 7500 萬美元,驟降至不到 1300 萬美元。
據《番茄新聞》資料,中國在 2024 年加工了 1100 萬噸鮮番茄製成番茄糊,遠高於 2021 年的 480 萬噸。但隨著歐洲需求暴跌,史迪威指出,中國今年已將番茄加工量砍半以上,預計僅剩 370 萬噸。史迪威說:「他們正努力想辦法把產品賣出去,這就是他們必須減產的原因,否則庫存只會在中國越堆越多。」
自從義大利部分企業被發現將中國番茄,混入其冠上義大利之名的商品後,歐洲對番茄供應鏈的審查愈發嚴格。。番茄示意圖。(歐新社)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