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產分給兒子變「放款」 金主阿公每月爽收利息好樂

2025/11/20 22:36

一位越南阿公將財產分給兒子後,兒子們決定將這筆財產視為貸款,每月支付一筆錢給阿公當作生活費。示意圖。(彭博)一位越南阿公將財產分給兒子後,兒子們決定將這筆財產視為貸款,每月支付一筆錢給阿公當作生活費。示意圖。(彭博)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許多人對於父母贈與財產都心懷感謝,找機會報答父母的慷慨。一位越南阿公將15億越南盾(約台幣180萬)存款平分給3兒子後,兒子們為了讓阿公晚年生活無虞,決定將這筆財產視為貸款,每人每月支付500萬越南盾(約台幣6千)的利息,等於阿公每月有1500萬越南盾(約台幣1.8萬)的收入,對於住在鄉下的阿公來說,這筆錢足以讓他生活無憂。

越南民眾Thanh Tuan在《越南快訊》投書,分享一位長輩分家產的過程與子女拿到財產後的反應。

Thanh Tuan的叔叔給了3個兒子總計 15 億越南盾的錢,但叔叔的兒子堅持要以貸款的形式償還,每人每月利息為 500 萬越南盾。

Thanh Tuan說,嬸嬸多年前去世,獨自撫養三個孩子是他一生中最艱難的幾年。但孩子們最終長大成人,搬到城裡讀書工作,最後在那裡定居下來,找到了穩定的工作。現在叔叔獨居在鄉下,每天種花種菜,養雞養鴨。

Thanh Tuan稱,當叔叔意識到自己的健康狀況每況愈下時,遂將財產平分給孩子,每人5億越南盾。然而,兒子們並沒有把這筆錢當作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而是把它當作貸款用來進行投資。

雖然沒有簽署任何書面文件,但叔叔的兒子們非常重視這筆交易,每人每月都按時向父親支付500萬越南盾的利息。對於一位住在農村的老人來說,這筆錢足夠他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了。

Thanh Tuan提及,在許多越南家庭,金錢是一個敏感話題。父母通常不求回報地給予,子女也很少討論償還的問題。然而,這種不願談及財務狀況的做法往往會導致誤解、衝突,甚至家庭破裂。孩子們理所當然地認為父母有義務養家糊口,而父母卻默默承擔著重擔,最終卻因自己的付出得不到認可而感到受傷和疲憊。

他說,叔叔的案例揭示了兩個重要的訊息。首先,父母應該有自己的退休保障,避免為了子女而耗盡心力。其次,子女不應依賴父母的財產。如果有拿到父母的財產,應約定每月支付「利息」。這樣,無論是出於義務或孝順之心,都能鼓勵子女回報父母。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