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日中被曝供應俄飛彈零件設備 2台廠遭烏克蘭點名

2025/11/17 20:08

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HUR)公佈新的證據,日本、中國和台灣的技術正維持俄羅斯的飛彈生產。由HUR創建和維護的War&Sanctions平台,已成為記錄供應鏈、追蹤受制裁實體,以及揭露俄羅斯戰爭機器所需外國零件的全球工具。(取自War&Sanctions官網)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HUR)公佈新的證據,日本、中國和台灣的技術正維持俄羅斯的飛彈生產。由HUR創建和維護的War&Sanctions平台,已成為記錄供應鏈、追蹤受制裁實體,以及揭露俄羅斯戰爭機器所需外國零件的全球工具。(取自War&Sanctions官網)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根據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HUR)公佈新的證據,日本、中國和台灣的技術正維持俄羅斯的飛彈生產。HUR揭露,儘管受到全球制裁,外國製造的機械設備仍繼續為俄羅斯的飛彈、炸彈和彈藥生產線提供原料。

根據HUR 11月17日的更新報告,調查人員發現多台用於製造滑翔炸彈組件(UMPK)、飛彈部件和砲彈的非俄羅斯工業機械。這些數據現已透過War&Sanctions平台發布。

分析人士發現,俄羅斯戰術飛彈公司(生產用於將普通炸彈改裝成精確滑翔炸彈的UMPK套件)的生產基地使用了日本Okuma和中國海森集團(Hision)的加工中心原料。中央研究所「海燕」(Burevestnik)被發現使用台灣AKIRA SEIKI公司(捷力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Performa立式加工中心生產迫擊砲彈穩定元件。

新披露的採購數據顯示,俄羅斯公司向沃特金斯克工廠(伊斯坎德爾彈道導彈和各種巡航導彈的製造商)提供了中國KEDE和WMT機床,以及台灣ECOM VL-12i(東鋼精密機械公司)數控銑床,所有這些設備都是自2022年以來採購。

HUR表示,這些調查結果目前正被用於加強制裁提案、堵塞漏洞,並限制克里姆林宮維持大規模武器製造的能力。

由HUR創建和維護的War&Sanctions平台,在短短一年半的時間裡,已成為記錄供應鏈、追蹤受制裁實體以及揭露俄羅斯戰爭機器所需外國零件的全球工具。

全球超過一百萬用戶,包括政府機構、銀行、企業和非政府組織,都依賴該入口網站的資料庫。其內容也常被國際主流媒體引用。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