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中招了嗎?千禧世代的「6項必需品」正悄悄侵蝕存款

2025/11/17 18:00

外媒點名6項千禧世代認為是「必需品」,但可能損害財務的支出。(示意圖,彭博)外媒點名6項千禧世代認為是「必需品」,但可能損害財務的支出。(示意圖,彭博)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理財網站《GOBankingRates》報導,千禧世代(一般略指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出生的人)一直以願意花錢在非必需品上聞名,尤其與年長世代相比。他們對「必需品」的定義有自己的一套,甚至願意為了取得它們而負債。然而,經常花錢在這些新被定義為「必需品」的項目上,可能會對財務安全造成長期影響,以下是6項千禧世代認為是「必需品」,但可能損害財務的支出。

1.串流影音服務:37%的千禧世代認為Netflix、Hulu等串流影音服務是必需品。過去10年,這類服務快速增長,但價格也隨之上漲。2024年,《富比士》估計44%的消費者感受到串流服務費用上漲,近一半(49%)同時擁有至少3個訂閱,每個服務每月約10美元(約新台幣311元)或以上,長期累積下來支出可觀。

2.生鮮外送:千禧世代願意支付額外費用的非必需品之一是生鮮外送服務,如Instacart和Amazon。28%的千禧世代認為這是必需品。但便利性伴隨成本,除了運費和會員費外,許多生鮮外送平台還會提高商品單價。

3.保養與美妝:26%的千禧世代認為保養和美妝產品是必需品。社群媒體對這一世代的消費選擇影響甚大,有60%表示受其影響。

不只產品,20%的千禧世代還將美容護理服務(如美甲、臉部護理、美髮)視為必需品。相比之下,X世代與嬰兒潮世代認為服務是必需的比例,僅分別為11%和12%。

4.外食:24%的千禧世代認為外食是必需品,願意不顧財務狀況享受餐飲體驗。51%的人表示,他們寧願減少長期儲蓄,也不願放棄重要的生活體驗,例如外出用餐。

5.旅行:21%的千禧世代認為旅行是必需品,將其從傳統非必需品轉為生活必需。這一代人比前代更注重體驗,調查顯示,75%的千禧世代將體驗支出優先於物質消費。

6.外送餐飲:千禧世代也重視便利性,20%認為外送餐飲是必需品。與生鮮外送類似,UberEats、DoorDash等外送服務費用不低,長期累積同樣可能對財務造成壓力。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