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在查詢自己的加保狀況時,常會看到「勞保年資」、「提撥年資」、「就業保險年資」等名詞,因而感到困惑:為什麼有這麼多種年資?(示意圖,資料照)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勞工在查詢自己的加保狀況時,常會看到「勞保年資」、「提撥年資」、「就業保險年資」等名詞,因而感到困惑:為什麼有這麼多種年資?它們又分別影響哪些權益?以下逐一整理說明。
一、勞保年資
「勞保年資」指的是勞工在勞工保險中累積的全部加保期間,也是多數勞工最關心的年資,因為它直接影響未來的老年給付。
但需要注意的是,勞保年資並不分新制或舊制,所有加保期間都會合併計算。之所以會區分舊制與新制,是因為民國98年1月前的舊制勞保僅提供一次給付,沒有月領年金;而98年1月後的新制則新增了月領年金制度。
擁有舊制年資的人,在申請老年給付時可以選擇「一次領」或「月領」(擇一),不能舊制年資一次領、新制年資再月領。也就是說,選擇一次領時,全部勞保年資都會用來計算一次金;選擇月領時,全部年資也都會用來計算月退休金。
二、就業保險年資(就保年資)
許多人查詢時會看到「就業保險年資」,但不清楚用途。簡單來說,就業保險年資指的是你在有固定雇主的公司工作時,公司除了幫你加保勞保外,還會同時替你加保一項叫做「就業保險」的保險,而你在這段期間所累積的時間,就是就業保險年資。
需要注意的是,就業保險年資只有在公司投保時才會有;若是在職業工會加保,則不會產生就業保險年資。
就業保險年資最主要影響2項權益,即失業給付與育嬰留停津貼。其中,申請失業給付時,必須在最近3年內累積滿1年以上的就業保險年資,才符合申請資格。此外,一旦請領完失業給付,就業保險年資會歸零,需要重新累積。
三、提撥年資
「提撥年資」是指雇主提撥(公司加保時雇主每月提撥6%)以及你自願提繳的年資。這項年資與「勞保年資」和「就保年資」完全無關。
若過去你在職業工會加保,因沒有雇主,自然也就沒有提撥年資;除非你是自營職業者且有申請自提,才會有提撥年資。
提撥年資的用途主要在於請領勞工退休金,當提撥年資累積滿15年時,可選擇一次領或月領(只能擇一,無法更改);若提撥年資未滿15年,則僅能選擇一次領。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