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習會後,中國允諾今年底以前購買1200萬噸美國大豆,迄今只買了33.2萬公噸。(法新社)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華府官員在10月底的美中元首「川習會」過後表示,中國已答應在今年底以前購買1200萬噸美國大豆,以及未來3年每年購買2500萬噸美國大豆。不過,川習會後迄今,中國只買了33.2萬噸,僅達承諾的2.76%。
CNBC報導,美國農業部上週五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自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韓國舉行峰會以來,中國僅購買了兩批美國大豆,從 10 月 2 日到 11 月 12 日共計 33.2 萬噸,遠低於白宮所說的中國答應在年底前購買的 1200 萬噸。
哈德遜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索博利克d(Michael Sobolik)直言,北京對美國總統的承諾,歷來都有很短的有效期,習近平對川普關於購買大豆的承諾可能也是如此。」
索博利克補充說,中國很可能會「放慢大豆採購進度,以引誘川普政府進入冗長的談判」,從而讓川普政府暫時凍結對中國的競爭性措施。
豆類作物長期以來一直是美中貿易緊張局勢的政治爆發點。今年早些時候,北京在新一季收割季開始時抵制美國大豆,以此向美國農民施壓。
白宮上個月表示,北京方面也同意根據一項全面的雙邊協議, 在未來三年內每年購買 2500 萬噸大豆,儘管這將低於中國去年購買的2680 萬噸。
但中國對這項承諾一直保持沉默。除了暫停對部分美國農產品進口加徵報復性關稅外,北京方面並未公開確認這些目標,追蹤中國進口流向的分析人士也表示,中國近期的進口需求依然疲軟。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大豆庫存標高。路透引述卓越中國資訊公司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7日,中國港口大豆庫存達到創紀錄的1030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360萬噸。大豆加工業者的庫存為750萬噸,也是自2017年以來最高水準。
StoneX首席大宗商品經濟學家蘇德曼在11月11日的一份報告中寫道,幾乎沒有跡象表明中國中國國有糧食商,正在參與一項在今年年底前購買1200萬噸大豆的計劃,更不用說在2026年再購買2500萬噸了。
報導稱,北京利用大豆作為貿易爭端的籌碼,打壓構成川普和共和黨關鍵投票集團的美國農民,這並非新鮮事。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