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廣角鏡」節目17日報導,自本世紀以來,中國已向英國企業和計畫投資數百億英鎊,其中一些投資使中國獲得了軍用技術。(路透檔案照)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英國國廣播公司(BBC)「廣角鏡」節目17日報導,自本世紀以來,中國已向英國企業和計畫投資了數百億英鎊,其中一些投資使中國獲取了軍用層級技術。這場支出狂潮在 2015 年中國政府發布「中國製造2025年」戰略計畫後達到高峰,以 2023 年的價值計算高達 450 億英鎊(新台幣1.85兆元)。
根據美國研究機構 AidData 的數據,相較於人口和經濟規模而言,英國一直是7大工業國家(G7)中這類投資的首選目的地。「廣角鏡」節目調查這類投資如何導致英國尖端科技和技能轉移到中國。英國政府通訊總部(GCHQ)前負責人弗萊明(Jeremy Fleming)坦言,英國「在允許進入具有戰略意義的行業方面過於寬鬆」。
BBC獨家提前獲得由美國維吉尼亞州威廉瑪麗學院的研究機構AidData所收集的數據。 AidData 執行董事帕克斯(Brad Parks)博士表示,一些獲北京當局支持的中國投資純粹是商業性的,但另一些則符合北京的戰略目標。
這些目標是中共領導人10年前在一項名為「中國製造2025」的戰略計畫中提出的。該計畫設定了野心勃勃的目標,力求使中國在包括航空航太、電動車和機器人在內的10個高科技領域成為產業領導者。
透過取得 AidData 的研究資料,BBC調查了一些英國公司的被收購,是如何導致具有軍事潛力的技術轉移到中國的。總部位於赫特福德郡(Hertfordshire)的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公司是「廣角鏡」 節目小組考察的公司之一,該公司專門從事晶片設計,這些晶片為電腦和智慧手機等設備提供動力。
2017年,Imagination失去了最重要的客戶蘋果公司,股價也大幅下跌。隨後,總部位於美國加州的私募股權公司Canyon Bridge以5.5億英鎊(新台幣226億元)的價格收購了該公司。
收購 Imagination 的Canyon Bridge公司只有1名投資人-奕泰資本,而奕泰資本的最大股東是中國國新(China Reform Holdings),隸屬於中國國務院。在 Canyon Bridge 收購英國 Imagination的2個月前,該公司曾試圖收購美國半導體公司,但這筆收購因美國的投資審查法而被阻止。
Imagination 的價值在於其智慧財產權,其工程師數十年來所累積的專業知識,潛在買家購買的將是這項專業技術。此外,其技術背後的演算法雖然是為其他產品開發的,但也可以用於飛彈和無人機等軍事用途。
在離開 Imagination後首次接受採訪時,該公司前執行長布萊克(Ron Black)表示,當時英國政府審查了這筆交易,Canyon Bridge 明確告訴他,中國國新將是1個被動投資人,只對賺錢感興趣。
但布萊克指出,2019 年他被召集到北京參加1場會議,會上他被要求直接為中國國新工作,並監督 Imagination 的技術和專業知識向中國的整體轉移。布萊克說:「我認為(中國國新的代表)明確表示,從英國工程師的負責人轉到中國工程師,然後解僱英國工程師,你就能賺很多錢。」
布萊克拒絕了,但他說幾個月後,中國國新試圖將4名「對半導體一無所知」的新董事直接安插到 Imagination的董事會中,而「他們似乎唯一的共同點就是與中國國新有關係」。
布萊克確信,Imagination 的技術有可能被用於軍事目的,於是開始聯繫英國政府的相關人士。布萊克說,他得到了(國會議員)為他舉辦的1場同情意味濃厚的聽證會,但被告知這是私人產業事務,任何人都無能為力。
由於擔心軍用層級技術可能被轉移至中國,布萊克辭去Imagination的職務,正是在那個時候英國政府開始關注此事,而中國國新也停止了任命新董事的嘗試。布萊克之後撤回了辭呈,但3天後被解僱。後來,英國勞動仲裁庭裁定他遭到不公平解僱。布萊克離開公司後,Imagination 的自主研發技術被轉移到了中國。
BBC指出,如何在與中國進行貿易的同時保障英國安全,仍然是1個尚未解決的問題。弗萊明表示,「這是個價值上兆美元的問題」,過去20年來,英國從與中國的貿易關係和投資中獲益良多,但另一方面,英國有時卻忘記了,這些投資可能會被用來損害自身利益。
弗萊明指出,「我個人認為,我們在允許進入具有戰略意義的科技產業方面過於自由了」,並。將英國的做法與中國實施的控制進行了對比,「他們非常注重戰略,小心翼翼地不讓西方公司投資或參與其具有戰略意義的關鍵行業領域」。
AidData 的研究顯示,本世紀以來,中國一直是全球最大的海外貸款國,以 2023 年價格計算,貸款額高達 1.6 兆英鎊(新台幣66兆元)。
AidData 執行董事帕克斯指出,中國海外投資的高峰期出現在2016年和2017年,此後,許多國家以國家安全為由開始加強審查機制。美國、德國和義大利在2018年加強了對外國投資的審查,英國在2022年也採取了類似措施。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