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工作卻年賺1200萬 ! 68歲「富爸爸」的人生模式 兒子完全承襲了

2025/11/17 15:07

為什麼爸爸不工作也超有錢?兒子揭開6000 萬日圓年收的真相。(歐新社)為什麼爸爸不工作也超有錢?兒子揭開6000 萬日圓年收的真相。(歐新社)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父母的工作方式以及他們與家人的互動方式,都會對孩子未來的工作方式和家庭觀念產生重大影響。日媒報導,一名68歲大輔先生靠著不動產收入與投資報酬,年收超過6000萬日圓(約新台幣1209萬元),甚至一生無需靠退休金生活。

而這位男性的孩子、現今40歲的佐竹,其成長背景、價值觀與現在的職涯選擇,也深受這位「幾乎不工作卻超會賺錢的父親」影響。除了廣告收入,還承接社群經營的顧問案,年營收在300-400萬日圓(約新台幣60-80萬元)之間,夫妻合計年收入約600萬日圓(約新台幣120萬元)。

據報導,住在東京郊區的佐竹指出「我父親從小幾乎就沒工作過」,平常靠著不動產收入與法人報酬,年收超過6000萬日圓,退休後也沒有經濟困擾。

日媒指出,大輔先生在年輕時原本是大企業的忙碌業務員,幾乎不在家。後來他突然意識「這樣下去,孩子的記憶裡根本不會有我」。於是,他在30歲左右開始投資房地產,並逐步買下物件,在30多歲辭去公司工作,成為真正的「自由人」。

佐竹在小學放學回家,家裡永遠有父親在門口說「歡迎回來」。父子倆一起寫作業、去公園丟球,甚至平日來一趟小旅行。在他的印象裡,父親是「一直在家的人」、而非上班族,這些畫面深深刻進他的心裡,形塑了他「想陪著孩子長大」的人生觀。

而大輔先生的收入模式,也影響了佐竹的工作選擇。現今,他成為一名網紅,以極少的成本維持與過去上班時相近的收入,除了廣告收入,同時經營社群網站(Social Network Site),粉絲超過5萬人,內容深受育兒族與獨居族喜愛。他稱,對於目前的工作方式感到滿意,這讓他有時間陪伴家人,並做自己想做的工作。

但對妻子結衣來說,這份自由夾帶不安與擔憂,認為家庭年收入600多萬日圓,扣除孩子的教育與未來的退休開銷,其實經濟壓力並不小。因此,有時她忍不住問:「你不打算回公司嗎」?但先生總說:「現在剛剛好啊」。

結衣心裡明白,即使先生什麼都不說,但她仍感覺到,先生對於賺錢並不擔憂,關鍵就是有一層「保險」、來自父親的龐大資產,所以不需要努力賺錢。她憂心,或許這種「放縱」,正是對現狀感到滿意的根源。

專家指出,自由工作並非不可行,但必須要有計畫:了解家庭需要多少教育費、多少退休金,逐步評估收入是否足夠。若不足,增加業務量、接單或兼職都能補強。重點不在於「賺很多」,而是「知道自己與家人能安心到什麼程度」。

倘若指望父母的資產繼承,並不是穩健的生活方式。畢竟孩子在生長過程會受到父母的生活態度影響,「父母的工作方式」既可以是理想的例子,也可以是反面的例子。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