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租控股今(11)日舉行第3季法人說明會。(記者李靚慧攝)
〔記者李靚慧/台北報導〕中租控股(中租-KY,5871)今(11)日舉行第3季法人說明會,今年以來受到中國經濟衰退、台灣融資租賃業納管《金融消費者保護法》等影響,中租前3季稅後獲利150.33億元、年減18%,EPS8.45元。中租控股董事長陳鳳龍對於明年的營運展望樂觀,中國市場9月新承做業務的延滯狀況已趨穩定;台灣二手車融資停止委外使每月業績減少15億元,仍可透過機器設備租賃、小客車二手車分期及個人、中小企業放款等業務來彌補,預期明年台灣仍可維持5%至7%的業績成長。
至於法人關注的股利政策,陳鳳龍表示仍將維持穩定配息策略,配發率在40%至50%間調整,以滿足股東對股利的期待。
中租控股今年以來獲利表現不如以往,中國市場在經濟衰退及美中貿易戰衝擊下,營收、獲利大幅衰退,今年前3季營收221.25億元、年減11%,稅後淨利58.76億元更大幅衰退35%,與資產品質有關的延滯率卻持續走高。中租控股分析,目前對中國市場就是嚴格管控資產品質,因新承做放款減少,整體延滯率仍會走升,但9月新承做業務的延滯狀況改善。不過,今年已縮水的中國財政返還退稅,明年因政策改變且今年獲利減少,預期明年退稅又將續減,較今年再少3分之1,不利明年中國市場獲利表現。
台灣市場方面,台灣今年前3季營收402億元、年減3%,稅後淨利99.13億元、年減3%。今年進行業務結構調整,包括自7月起,高利差的二手車融資業務停止委外行銷,業務因此萎縮,法人關注台灣的業務,明年是否有恢復雙位數成長的可能?
陳鳳龍表示,台灣的資產品質穩定,若扣掉今年停止二手車融資委外,目前每月相關放款已從月減20億元縮小為減少15億元,但可透過中小企業融資、微型企業融資、車輛融資、BNPL等其他業務補足,進而推動業績成長,預期明年台灣營收仍有機會成長5%至7%。
中租前3季稅後獲利150.33億元、年減18%,EPS8.45元,台灣的獲利比重由去年的49%提高至57%;中國獲利占比則從43%降到34%,東協占比由5%提高到8%,東協市場仍是今年主要成長動能。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