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托克(Tate Stock,左)在大學期間開啟副業,短短2週內就賺了1.2萬美元。(翻攝自網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猶他州一名創業家,曾是一名普通大學生,他在大學期間開啟副業,短短2週內就賺了1.2萬美元(約新台幣37萬元),如今他是知名健康品牌Chirp的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這家健康器材公司靠著一款名為「Chirp Wheel」(按摩滾輪)的產品,從副業起步,一路成長至累積營收超過2.5億美元(約新台幣77.1億元)。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段創業旅程起點僅是一個在阿姨家洗衣服的午後,以及一個被遺忘的「瑜伽輪」。
外媒報導,今年33歲的斯托克(Tate Stock),在2015年時還是全職大學生,為了支付生活費,他每年夏天靠挨家挨戶推銷除蟲服務維生。他在一次偶然機會中看到阿姨家客廳裡的瑜伽輪,出於好奇上網搜尋,結果在Amazon發現「yoga wheel」(瑜伽輪)的搜尋熱度高,但幾乎沒人販售。
當時他立刻嗅到商機,拿出僅有的450美元(約新台幣1.4萬元)資金,購買下水管與瑜伽墊材料,在朋友母親的穀倉裡手工製作出約100個瑜伽輪,並上架至Amazon線上販售,結果在短短2週內賺進1.2萬美元,遠超過一般實習薪水。斯托克回憶「那是我人生第一次感覺到,比起為別人工作,我可以靠自己創造價值。」
雖然第一波銷售成功,但資金短缺的現實並未改變。斯托克在創業前3年幾乎沒有領薪水,全靠節儉生活與同學幫忙生產產品撐下去。由於無法負擔工廠的最低訂單量,他們選擇繼續在車庫手工製作。「那是最艱難的做法,但也讓我學會最深入地理解產品與客戶。」
公司的命運在一次行銷轉向中徹底改變。斯托克發現許多顧客購買瑜伽輪並非為了瑜伽,而是用來緩解背痛。他決定重新定位產品,將「Chirp Wheel」從瑜伽輔具轉變為「背部伸展與止痛工具」。結果銷售爆發,僅憑這項行銷轉變,營收從兩年半的18萬美元(約新台幣555萬元),在接下來的半年間暴增至400萬美元(約新台幣1.23億元)。
不過,成功之路並非一帆風順。2020年,公司的營收暴增 400%,卻因未向顧客收取銷售稅而面臨重大稅務問題。斯托克選擇主動與各州政府簽署自願揭露協議,並用公司利潤支付約600萬美元(約新台幣1.85億元)稅款,他說「那是一筆讓人難以吞下的代價,但我知道那是唯一正確的做法。誠信讓我們更強大。」
斯托克表示,創業初期幾乎沒有人看好他們,銀行拒絕貸款、家人質疑、前輩不信任。他表示「到最後,只剩我、妻子和幾個早期員工仍然相信。後來我明白,信念要先從自己開始,然後由客戶用行動回饋。當顧客一再購買,我們才知道,我們真的成功了。」
進入2025年,Chirp公司再度迎來爆發成長。公司持續擴編,目前約有三分之一的員工專注於研發創新,專心為「真實的人解決真實的疼痛」。憑藉產品創新與全球行銷布局,Chirp今年營收成長率超過300%,成為美國健康科技領域的代表品牌之一。
回顧一路走來的歷程,斯托克給所有創業者的建議是「推出不完美的產品。別沉迷於商標、Logo或包裝的浪漫。最重要的是做出能真正為別人帶來價值的東西。你的顧客,就是你最好的導師。」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