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笑「住爸媽家」? 38歲上班族靠1策略 滾出千萬身家爽過人生

2025/11/04 14:44

在日本,與父母同住的成年人,曾是人們嘲笑的對象,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發生了變化。(彭博)在日本,與父母同住的成年人,曾是人們嘲笑的對象,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發生了變化。(彭博)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過去,日本的成年人與父母同住,被社會認為是「失敗者的選擇」,但如今,對於重視理性的人來說,反而是明智的,因為這可帶來經濟保障,並讓人專心為未來做準備。

日媒報導,38歲的A先生是一名上班族,與父母同住在東京的老家,因無需支付房租和水電費,讓他得以專注於投資,並從年輕時就開始累積財富,現今已擁有5000萬日圓(約新台幣1005萬元)資產。

據了解,A先生從沒搬離父母家,同學們也勸他「獨立生活」,對於外界稱呼他是「童年房叔叔」並不在意。

A先生指出,在經濟上不用依賴父母,反而每個月給家裡6萬日圓(約新台幣1.2萬元),年終時再包10萬日幣(約新台幣2萬元),該做的家事也都自己,包括洗衣服、打掃衛生。他認為,既然家裡舒適可住,就沒必要一個人住,還要付房租和水電費。

他語氣平淡、邏輯清晰稱,這是追求理性的結果,是選擇最有效率的生活方式而已。

日媒指出,A先生把在家住省下來的錢和時間都投入了投資。從20多歲起,他就開始投資,在與父母同住下,其固定開支得以降低,從而可以專注於累積啟動資金,經過了15年的累積財富。儘管,他這樣的選擇,背負上某種「社會標籤」,但在15年間,藉由穩定購入指數型基金與高股息股票,他終於在去年資產突破了5000萬日圓門檻。

日媒指出,過去被貼上「寄生族」的人,如今正在逆襲。高房價、低薪、通膨與老後焦慮,讓越來越多30-40歲的上班族重新審視「實家生活」這個選項。對A先生而言,這不只是省錢,而是一種「理性配置」,一種兼顧財務安全、心理穩定與未來準備的生活策略。

然而,A先生也坦言,這樣的舒適有代價,太安逸讓他真的很難培養建立家庭的決心。畢竟三餐有人準備,錢財不用憂愁,生活無壓力之下,婚姻反而變得遙遠。

專家指出,「住家裡就是人生輸家」的時代或許已經過去。當當生活成本高漲、風險意識提升,「理性過日子」正取代「早點搬出去」成為新世代的現實選擇。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