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AI醫療全鏈佈局 國家級算力支撐應用落地

2025/11/03 13:29

鴻海以「算力+醫療AI模型」作為核心戰略,打造覆蓋院內、院外與長照場域的智慧照護系統。(記者方韋傑攝)鴻海以「算力+醫療AI模型」作為核心戰略,打造覆蓋院內、院外與長照場域的智慧照護系統。(記者方韋傑攝)

〔記者方韋傑/台北報導〕鴻海(2317)持續深化數位健康版圖,針對高齡化與醫療人力不足議題,以「算力+醫療AI模型」作為核心戰略,打造覆蓋院內、院外與長照場域的智慧照護系統。B事業群總經理姜志雄今日表示,AI醫療的三大核心要素為算力、演算法與數據,鴻海已投入大量資源建構國家級算力平台與多模態醫學模型,並以大型醫院與長照機構為示範點,邁向全國推廣。

姜志雄指出,算力是推動AI醫療落地的「活力」,鴻海目前使用H100 GPU架構作為基礎,並在高雄展開運算部署,同時規劃建置首期27MW等級的超算中心,投資金額規模達420億元,作為國家級AI醫療基礎設施。

鴻海看準醫療AI不同於純語言模型,模型必須由臨床與院內數據支持,因此資料安全與算力必須同時到位,才能成為可信任的醫療AI平台。集團正以「Fox Brain」為核心打造算力底座,支援醫療影像、心電訊號、癌症風險與阿茲海默症等多模態模型訓練需求,形成專屬的「醫療級AI算力網路」。

在AI模型開發方面,鴻海採「醫學模型」路線,與大語言模型不同,重點聚焦醫療判讀與臨床決策。姜志雄表示,模型來自院內數據、臨床端場域驗證與學術合作,與台大、陽明交大、成大等算法團隊共同開發,「AI有三個元素:算力、算法、數據,數據必須由院內提供,才能形成真正的醫療模型。」

鴻海目前推出的生理量測設備已取得TFDA二級醫材資格,可整合血氧、血壓與單導心電,針對心律不整、心肌梗塞、心衰竭等重大風險進行早期偵測。未來將加入整合型的AI監測系統,拓展至急重症早期預警應用,讓臨床醫師能更早介入、提升院外照護品質。

姜志雄提到,集團已於榮總體系進行臨床實測,並已與醫院資訊系統(HIS)串接,進入壓力測試的最後階段,後續計畫逐步導入更多醫學中心與大型醫院。團隊在中榮花費數月進駐場域,觀察護理師流程,驗證AI技術能夠真正分擔人力負擔,而非流於展示。

在智慧機器人領域,鴻海強調醫療場域機器人不是噱頭,而是以使用者需求出發。旗下NuraBot護理機器人現已進入「實際檢體運送」階段,透過四雲架構運行,包括鴻海Fox Brain算力、NVIDIA Omniverse、醫院HIS系統與AMR本地運算模組,實現臨床檢體搬運、自動導航與流程協同。

鴻海在智醫領域秉持「先醫院、再診所、再社區」策略,優先導入病床量大、人力壓力最高的醫學中心與大型醫院,並逐步擴大應用至長照與居家市場。長照端與醫療端的跨機構合作,形成「醫療+照護+科技」三方協同模式,作為健康科技政策推動參考模型。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