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顧表示,展望11月,AI題材短期漲幅過大,建議採取中期持股,避免短線追高與過度交易(記者王孟倫攝)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台股進入11月天。儘管台股表現相當亮眼,大盤再創歷史新高,展現強勁的多頭氣勢,不過,投顧機構表示,外資10月在上市市場共賣超991.27億元,投信也單月賣超498.96億元,兩大法人聯手減碼台股,凸顯AI題材短期漲幅過大,產生居高思危動作。投顧強調,建議採取中期持股策略,應避免短線追高與過度交易,對於短線的波動可以忽略忍耐。
回顧10月台股加權指數,月線大漲2412.81點,漲幅9.34%。展望11月,法人表示,此次行情主軸明確,由AI題材領軍,資金集中於電子股,並進一步擴散至記憶體、被動元件、光通訊等相關族群,形成全面性的科技股漲勢。
其中,投顧表示,台積電作為AI供應鏈的核心角色,在美股ADR創新高的帶動下,現股價格突破1500元,市值逼近40兆元,成為推升大盤的主要動能;此外,鴻海、台達電、廣達等大型電子權值股也同步走高,顯示市場資金明顯偏好科技類股。AI熱潮不僅推升晶片股,也帶動記憶體族群強勢表態;散熱、被動元件族群也因AI基礎建設擴張而受惠,散熱模組股價表現亮眼。
對此,永豐投顧指出,市場雖有波瀾,但基本上籌碼穩定,資金並未急於獲利了結,反映出投資人對後市仍具信心;然而,與整體行情熱絡形成對比的是,投信法人態度的保守。儘管,市場上漲動能強勁,投信在10月持續呈現賣超,與過往「投信作帳」的慣性不同調;此舉可能反映,投信對AI題材短期漲幅過大、估值偏高的疑慮,也可能與年底資金調度或風險控管策略有關,因此,值得後續觀察。
在操作手法上,投顧機構認為,雖然市場氛圍偏多,但仍應避免短線追高與過度交易;建議採取中期持股策略,持股時間至少到年底,選擇主流股,對於短線的波動可以忽略忍耐,實際可以參考月線,沒有跌破月線,都可以持股續抱。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