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投資媒體《The Motley Fool》 分析,台積電因為在晶圓代工市場打遍天下無敵手,未來3年的股價表現將更勝於輝達(Nvidia)。(路透檔案照)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美國人工智慧晶片大廠輝達(Nvidia)的股價在過幾年一路飆升,近日更曾突破5兆美元(新台幣154億元),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主要因為該公司主導圖形處理器(GPU)市場,而GPU是提供資料中心和AI程式提供動力的元件。但美國投資媒體《The Motley Fool》 分析,隨著有更多競爭對手加入GPU市場,輝達將面臨更大壓力,其股價表現可能無法像過去這麼耀眼,而台積電因為在晶圓代工市場打遍天下無敵手,未來3年的股價表現將更勝於輝達。
分析指出,過去3年輝達股價上漲1390%,如果在2022年10月用1萬美元(新台幣30.8萬元)買進輝達股票,今日的價值將達到14.88萬美元(新台幣458.5萬元)。輝達股價將繼續走高,但將面臨壓力,因競爭對手超微半導體(AMD)也在努力搶占GPU市場。超微半導體最近與OpenAI簽署協議,將為後者提供未來幾代的GPU產品,Alphabet(Google母公司)、微軟、Meta(臉書母公司)和特斯拉都自主研發晶片,中國企業也積極研發自己的晶片。
因此,儘管輝達目前在GPU市場占有逾90%的市占率,但這種情況可能不會持續太久,將對其股價上漲動能造成影響。但輝達的合作夥伴台積電,因在晶圓代工市場打遍天下無敵手,未來3年股價表現可能超越輝達。
分析指出,台積電的地位與輝達類似,該公司是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廠商。輝達和其競爭對手設計GPU和其他產品,而台積電負責製造,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先前就曾稱讚,台積電的製程技術非常「神奇」。
台積電在2024年生產了超過11800種不同的產品,採用了288種不同的製程。該公司60%的收入來自3奈米和5奈米晶片的生產,這些晶片是半導體製造的關鍵。像輝達和超微半導體這樣的半導體製造商越來越重視電路的微小化,因為晶片上整合的功能越多,其性能就越強大。台積電是目前少數幾家能夠大規模生產3奈米晶片的製造商之一,並且計劃今年開始量產2奈米晶片。
Statista 的數據顯示,台積電目前在全球晶圓代工市場的市占率約 70%,更令人欣喜的是,這種情況很可能不會發生實質改變。台積電不僅為輝達代工晶片,也為超微半導體、亞馬遜、蘋果、Alphabet 和高通等公司生產晶片。因此,無論哪家公司蠶食輝達的GPU市占率,他們都可能最終會選擇台積電來製造晶片。
今年以來,有關貿易壁壘、關稅以及其他可能損害半導體市場的不利因素卻甚囂塵上。與前任一樣,川普總統一直堅定地致力於鼓勵在美國本土進行半導體研發和製造。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在拜登執政期間,國會通過了《晶片法案》(CHIPS Act),旨在促進美國本土的半導體研發。
因此,台積電在晶片製造基地的多元化行動意義重大。該公司投資1650億美元(約新台幣5.08兆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擴建產能,目前已在亞利桑那州生產輝達Blackwell晶片。台積電正在鳳凰城北部地區興建6座晶片製造廠。
隨著美國企業尋求透過在美國本土生產晶片來規避關稅和白宮阻力,在美國本土製造晶片將變得至關重要。台積電執行長魏哲家在 10 月表示,公司將繼續在台灣投資,但將加快美國本土的生產擴張和技術升級。
台積電前景令人看好的另1原因在於,該公司預估今年營收將大幅成長34%至36%。
台積電每月營收持續達到 100 億美元(新台幣3081億元),並發布了第4季營收預期,預計營收將達到 322 億美元至 334 億美元(新台幣9921億元至1.03兆元),營業利潤率約為 50%,預計2026年的營收將超過1470億美元(新台幣4.53兆元)。分析認為,綜合以上理由,未來3年台積電股價的表現可望擊敗輝達達。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