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普與習近平30日在南韓會面。(美聯社)
川普與習近平30日在南韓會面。(美聯社)
〔編譯魏國金/台北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達成貿易戰休兵1年的協議,專家認為,此協議只能穩定兩大經濟體的關係,但無法解決雙方根本性差異,再者,兩國也都亟欲爭取時間,降低在戰略領域的相互依賴。
彭博報導,川普將芬太尼關稅降至10%,並進一步暫緩對中國課徵對等關稅,這使中國平均關稅47%,仍能讓中國廣大的製造基地保有競爭力。更重要的是,美國同意暫緩實施其擴大黑名單中企的出口管制,顯示中國全面限制稀土出口真的抓對了美國的弱點。
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資深顧問甘思德(Scott Kennedy)說,「中國做出讓步,但更清楚的是中國的威脅迫使美國對一連串的擬議管制縮手;習近平為中國的經濟系統及其達成更大全球領導地位的努力,創造了更多安全空間」。
川習會達成的協議並沒有帶來川普長期承諾、旨在解決美中貿易失衡的結構性變革。而對於渴望擺脫最近數月以牙還牙的緊張與不確定性的市場,川習會結果只能說是美中長期爭霸過程中的短暫停火。
川普第一任期的貿易代表萊席爾(Robert Lighthizer),該協議頂多持續數月或一年,「然後我們將回到原點,再次檢視問題」,他補充,「我不認為將看到脫鉤,我認為會看到戰略性脫鉤」。
川普也表達類似看法,他說「我們有了一份協議,今後每年,我們都會重新談判這份協議」。盛寶銀行駐新加坡投資策略師查納納(Charu Chanana)表示,「這套劇本我們之前就見過:基調樂觀,但後續不多」。
川普利用此次亞洲行,加強與日本、南韓等關鍵盟友的關係,並贏得造船與稀土領域的投資,這些領域將使他1年後與習近平談判時,佔據更有力地位。而中國也努力降低在關鍵科技上對美國的依賴,在中共近期公佈的「十五五」規劃,主要聚焦關鍵科技,尤其是高階晶片的突破。
Eurizon SLJ Capital執行長Stephen Jen指出,「毫無疑問,兩國漸行漸遠,正瘋狂地構建各自的自主經濟生態系統」。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