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黃金協會報告顯示,7月到9月期間,全球央行買了220噸黃金。(彭博資料照)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今年第3季,各國央行加速買入黃金,一些回歸的買家不顧金價持續創歷史新高,押注黃金的價值,將其作為對沖美元疲軟的工具。世界黃金協會(World Gold Council)報告顯示,7月到9月期間黃金購買量為220噸,季增28%,其中哈薩克央行是最大單一買家,巴西央行則是4年多來首次購買黃金。
《彭博》報導,截至9月的1年中,各國央行增持黃金634噸,低於過去3年同期水準,但遠高於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的平均水準。世界黃金協會預測,2025全年黃金購買量將介於750至900噸之間。
世界黃金協會分析師史崔特(Louise Street)在週四(30日)發佈的報告中表示,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持續的通膨壓力以及全球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都助長了人們對於避險資產的需求。
儘管近期從高點回落,但今年以來黃金仍漲了約50%,並在本月初創下每盎司4380美元以上的歷史新高。這波強勁的上漲行情一部份受惠於各國央行的買入,以及主流投資人為規避風險所採取的策略。
世界黃金協會表示,價格飆升很可能是上半年黃金購買量的限制因素,Q3需求回升顯示各國央行仍在策略性地增持黃金。世界黃金協會也提到,最新一季的數據有66%的需求尚未被揭露。
世界黃金協會指出,由於金價飆升,投資人擔心錯過進一步上漲的機會,因此對黃金的需求較上季增加了13%。與此同時,黃金作為避免和對沖工具的地位也愈來愈受到重視,世界黃金協會認為這一趨勢將在今年內持續下去。
報告顯示,第3季黃金支持的交易所交易基金創下歷史新高,全球資金流入達260億美元(約新台幣7992.4億元)。世界黃金協會表示,市場對貨幣政策進一步寬鬆的預期,以及對美國經濟健康狀況的擔憂,也推動了參與者在本季買入黃金。
美國聯準會(Fed)週三(29日)宣佈降息1碼(0.25個百分點),此舉在市場普遍預期之內,但Fed主席也暗示,12月可能不會進步降息。
金價高漲也導致Q3珠寶消費量降至2020年以來最低,促使世界黃金協會下調了全球預期。儘管如此,受到金價上漲的影響,消費者在珠寶的支出仍較去年同期成長13%,達到410億美元(約新台幣1.26兆元)。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