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才通傳「爛尾」! 近50%將打包回中國 中媒「1句話」點關鍵

2025/10/29 12:14

數據顯示,第一批香港高才通,已有46%主動放棄了續簽,選擇爛尾。(擷取自社交平台)數據顯示,第一批香港高才通,已有46%主動放棄了續簽,選擇爛尾。(擷取自社交平台)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為因應「人才荒」問題,香港政府在2022年底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畫(簡稱 : 高才通),門檻明確且易於批准,當時申請人高達95%來自中國。但現今,第一批高才的居留期已到,續簽率僅為54%,與申請時的火熱形成鮮明對比。

中媒指出,這2年不少人中國人為了拿到香港身份、為下一代教育鋪路,積極透過高才通進入香港,但香港身份申請起來便宜,養起來成本卻相當貴,導致首批高才通達46%主動放棄續約;也就是說,將近一半的高才通將「爛尾」。

根據香港政府8月公布數據顯示,1.4萬名面臨續簽的高才通,約46%已直接放棄申請續簽,而成功續簽的高才通,也僅3分之2會長居香港。

中媒指出,香港政府於2022年12月底推出高才通計劃,主要針對3類人,包括第1類畢業於全球百強大學、並有3年工作經驗,或是第2類是年薪超過250萬港幣(約新台幣982萬元)的人才,第3類是全球百強大學應屆生、工作未滿3年。

在這3類人裡,第1類的續約率最高,約佔申請總數的77%。這些人多半是企業主管派駐以及在香港做生意,其月薪中位數是4萬港幣起跳,其中25%月入8萬港幣(約新台幣31.4萬元),10分之1的人月薪達12萬港幣(約新台幣47.1萬元),1%的人月薪30萬港幣(約新台幣117萬元),這群人每年的稅收貢獻佔香港總稅收的5%。

至於第2類的高才通續簽率只有一半。最慘的是第3類,剛畢業的應屆生只有40%高才通考慮續約。專家指出,第3類「高才」並非不願留港,而是想留卻難以立足,其原因在於,香港金融與新創等產業薪資優渥,但多數職位要求豐富的工作經驗,導致剛畢業的年輕人才往往難以進入核心產業。

因此,許多因高才通來港的應屆畢業生,最終只能從事保險業務員或一般行政職等入門工作,形成收入有限、發展受限的局面。若月薪僅約2.5萬港幣(約新台幣近10萬元),想以此條件通過「高才通行證」續簽幾乎不可能,第1年的淘汰率就高達80%。

據報導,許多中國人湧入香港高才通,主要是申請成本只要2000港幣(約新台幣7866元)相當便宜。

自2022年開放申請以來,申請件數高達14萬,獲準人數超過11萬人。但今年首批高才通簽證(2年期)集中到期,截止到7月底有1萬3678人逗留期限屆滿,卻只有7394人按時提交了續簽申請、續簽率僅54%。

中媒指出,香港高才通要續簽只有2種方式,包括「他僱」和「自僱」。其中,他僱需要找一家香港公司任職,自僱就是自己開公司或購買其他公司10%的股份,並在其中任職。值得注意的是,申請者須經歷2次續簽(每次期限約2-3年),同時都須檢附香港的工作收入、繳稅紀錄,全部成功通過後,最後才能申請永居身分。

據估算,以往非香港永久居民想申請「居港權」,須合法連續居住滿7年,這樣的花費成本約100萬港幣(約新台幣393萬元)左右。

但現今,香港政府收緊嚴查,除了須連續1年的穩定收入,養高才通的成本也突然暴增,若加計在港投資、辦公室租金、房租與員工薪資、強積金(退休保障制度)和繳稅,整體下來的永居成本直接超過150萬港幣(約新台幣589萬元),較往年成長50%。

傳出許多打混摸魚、開設空頭公司的高才通難以通過續約條件,形成大量「卡關」的局面。

中媒直言,如果只為了小孩讀書,而不去香港賺錢或居住,加上香港學費連年漲價、但競爭力卻越來越低,中國人透過高才通進入香港所花的成本性價比就相當低,是導致這一大批高才通知難而退、放棄了續簽的主因。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