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個股久了卻還是輸?有「這5個跡象」代表你該停手了

2025/10/29 14:05

投資「個股」若股價上漲,確實能帶來可觀的收益,但同樣也伴隨著相當高的風險。(資料照)投資「個股」若股價上漲,確實能帶來可觀的收益,但同樣也伴隨著相當高的風險。(資料照)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 在累積財富的道路上,大多數專家都認為「投資」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投資方式有許多種,每一種都有不同的風險與報酬,像是投資「個股」的話,若股價上漲,確實能帶來可觀的收益,但同樣也伴隨著相當高的風險,並非所有人都適合這種方式,美國知名理財網站就列出的5個跡象,警示投資人若出現這些狀況,或許該暫停一下,改變投資方式,不再只買個股。

美國知名理財網站GOBankingRates指出,首個跡象是「花太多時間在研究」,這是因為投資個別公司,需要大量的研究與持續關注。股神巴菲特曾說過:「最重要的是……要弄清楚哪些公司是你能夠做出明智判斷的,哪些則超出你的能力範圍。」要達到這種理解程度,往往得花上許多時間,更別提還要追蹤相關新聞、財報與分析師預測。如果你發現自己花在盯盤與研究的時間越來越多,不妨考慮採取不需每天緊盯市場的投資策略。

其次是「投資讓你寢不能寐」。這是因為個股的股價相對波動劇烈,看著股價上上下下的情緒起伏,可能讓你焦慮到睡不著。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度」,也就是你願意承擔多大的虧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而當投資開始讓你焦慮、失眠時,就是該分散風險的時候。

再來是「在追逐市場潮流」,市場趨勢固然重要,但根據市場炒作盲目投資,是相當危險的事情。有著「害怕錯過」(FOMO, Fear of Missing Out)的心態,常會讓人沒經過充分研究就匆忙下單。由炒作帶動的投資往往漲得快、跌得也快,最終可能讓你承受慘重虧損。如果你的投資策略主要是追逐市場上「正夯」的題材,那就該考慮尋找更穩健的替代方案。

之後是「投資報酬率長期落後」,投資個股的優勢之一是,有機會擊敗大盤、創造超額報酬。然而,如果你的投資績效長期落後於基準指數,如 標普 500 指數績效的話,那就該考慮調整策略,轉向更穩定的投資方式。

最後一點是「沒有明確的出場策略」。買入股票很容易,但知道「何時該出場」卻是最難的部分。出場策略是為了降低損失、保護收益或達成財務目標而制定的計畫。許多投資人對何時該出場缺乏明確判斷,這會讓風險與損失進一步擴大。報導建議,在投資前就該了解清楚:打算持有多久?如何評估績效?什麼情況下會出場?以及其他具體的撤資方式,這些在波動劇烈的市場中特別關鍵。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