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力挺國防工業 日本盼成為武器出口大國

2025/10/27 10:18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力挺國防工業,日本正積極尋求成為國際武器出口大國。(路透資料照)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力挺國防工業,日本正積極尋求成為國際武器出口大國。(路透資料照)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在新任首相高市早苗(Sanae Takaichi)的領導下,日本經歷了政治重組,現在正積極尋求成為國際武器出口大國,高市所在的自民黨和聯合政府盟友日本維新會計劃取消國防出口限制,擴大建造武器工廠,並加速對國家軍事產業的投資。

《彭博》報導,隨著全球國防預算不斷擴張,日本的首要任務是幫助武器製造商蓬勃發展。日本5大軍工企業在全球國防出口量佔比不到2%,但在新訂單的預期下,這些公司的股價已經上漲。

高市政府也希望向日本盟友美國展示東京對投資美日同盟的承諾,並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本週訪問東京期間,化解他在國防支出方面施加的壓力。川普已呼籲美國盟友將GDP的5%用於國防,而目前日本的國防支出佔比約為1.8%。

高市週五表示,他將推動一項在2年內達到2%的提案,並將在截至3月的會計年度,利用補充預算資金實現這一目標。高市就任首相後,首次向國會發表演說時表示,將增加日本與美國軍事聯盟的威懾力和應對能力。

高市對於國防產業的支持,與幾年前相比,政府立場明顯出現巨大的變化,由於當時日本國內對於「死亡產業」的禁忌揮之不去,以及二戰後對國防出口設置的高門檻,日本幾乎沒有共識要努力來建立起規模較小的國防工業。

三菱電機(Mitsubishi Electric)國防與太空系統事業本部長洗井昌彥(Masahiko Arai)表示,公司經常會在歐洲競爭對手之後去做介紹,試圖贏得海外合約,但相較之下,他們會派出龐大的代表團,其中包括穿著制服的軍官和大使館人員,反觀日商得不到任何的支持。

不過,洗井表示,現在政府的支持力道明顯加強。今年8月,一家日本財團被選為優先競標者,將向澳洲提供價值高達68億美元(約新台幣2093.38億元)的11艘軍艦便是證明。若是合約如預期在明年初簽署,這將是日本公司在戰後第2大國防出口協議。日媒報導透露,紐西蘭最近也對這些艦艇感興趣,因此可能有機會達成立一份協議。

新政府計劃廢除對致命軍事裝備出口的全面禁令,除非這些裝備用於防禦目的,這可能會對日本的國防產業有所幫助。退役美國海軍陸戰隊上校紐夏(Grant Newsham)指出,從最廣泛的意義上來看,日本可能開始將自己視為一個正常國家,在國防問題上加強自身能力,同時能自由地與其他國家的軍隊交流。

與英美等國專注於國防的大型承包商不同,日本國防產業大多由少數幾家專注於其他業務的製造和科技集團所組成。對於多數企業而言,國防業務長期以來僅佔總收入不到20%,而且主要都是為日本自衛隊提供軍備。有限的市場阻礙了他們擴產的能力,許多小型企業也因為低利潤而退出相關領域。

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了人們對於亞洲可能爆發類似衝突的擔憂,包括台海問題在內的議題備受關注,日本對於國防領域的看法也因此出現改變。東京承諾在5年內投資43兆日圓(約新台幣8.73兆元)用於遠程巡弋飛彈和軍用衛星的軍備,並將國防支出在GDP的佔比從非正式的1%,到2027年將提升至2%。

日本企業高層和政府官員表示,日企仍面臨挑戰,一些企業不願意為了將投資轉向國防,而放棄其他規模更大的商業領域。二戰期間的軍國主義統治時期,老一輩日本人對國防工業的負面印象揮之不去,這也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另外連接海外供應鏈也面臨困難。

新政府現在正試圖消除剩餘的成長障礙,加上全球國防預算不斷上升的刺激,以及日本社會對強大軍事力量合法性的認可,日本的潛力普遍令人樂觀。前美國駐東京大使館官員、現任東京國防諮詢公司Pacforce負責人克拉克(Frank Clark)表示,日本正在為成為全球國防參與者做好準備。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