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公布財報。(路透)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英特爾(Intel)在執行長陳立武大刀闊斧削減成本,以及推動多項重大投資後,週四(23日)公布財報,雖然晶圓代工業務仍持續虧損,但第3季整體營收優於預期、轉虧為盈,本季財測顯示漫長而艱難的復甦之路,正取得進展,帶動盤後股價一度大漲逾9%。
綜合媒體報導,英特爾週四上漲3.36%、收38.16美元,盤後受到財報激勵,一度上漲超過9%至41.61美元。
美國政府前所未有入股後,以及英特爾獲輝達(NVIDIA)、軟銀集團(SoftBank)數十億美元投資後的首次財報。投資人預期這些資金將為這家總部位於加州聖克拉拉(Santa Clara)的晶片製造商帶來重大現金挹注。
英特爾第3季營收年增3%至136.5億美元(約新台幣4201億元),高於市場預期的131.4億美元(約新台幣4044億元);淨利41億美元(約新台幣1261億元),扭轉去年同期的虧損166億美元(約新台幣5109億元);調整後毛利率為40%,高於市場預期的35.7%;經調整每股收益23美分,高於分析師預期的1美分。
就各部門表現來看,產品事業部(Products Group)營收年增3%至127億美元(約新台幣3908億元),其中有85億美元(約新台幣2616億元)來自「客製化運算事業部」(Client Computing Group,包含 PC 和筆電晶片),另外41億美元(約新台幣1261億元)來自資料中心CPU,與去年同期相比這部分減少1%。
晶圓代工部門 (Intel Foundry Division)第3季營收42億美元(約新台幣1292億元),不過該部門目前幾乎完全依賴英特爾自家產品事業部的訂單,但正積極尋求外部客戶。
晶圓代工業務目前尚未盈利,第3季仍營業虧損23億美元(約新台幣707億元),雖仍虧損,但已較去年同期的58億美元(約新台幣1785億元)明顯縮小,也優於第2季的32億美元(約新台幣984億元)虧損。陳立武在電話會議上表示:「我對英特爾晶圓代工市場潛力的信心持續增強。」
展望第4季,英特爾預估營收約落在133億美元(約新台幣4093億元)左右,跟分析師預期的133.7億美元(約新台幣4115億元)差不多,經調整每股收益則落在8美分左右。《彭博》指出,雖然英特爾第4季財測略低於華爾街預期,這個數字並不包括剛分拆出去的單位,但部分分析師仍把該部門營運納入整體評估。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