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擔心關鍵技術可能轉移至中國,荷蘭政府宣佈接管安世半導體。(路透資料照)
首次動用《貨物供應法》接管民營企業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荷蘭政府10月12日表示,由於擔心關鍵技術可能轉移至中國,目前荷蘭政府正在對晶片製造商安世半導體(Nexperia)進行干預,荷蘭政府這次罕見的行動也引起了各界的關注。安世半導體的中國母公司聞泰科技則在同(12)日公告,證實暫時失去對安世的控制權。
荷蘭經濟部表示,這次採取干預行動是因為安世半導體內部存在「嚴重的治理缺陷和行為」,這項決定旨在防止安世生產的商品在緊急情況下出現斷貨的情況。知情人士則向荷蘭媒體透露,有跡象表明,安世計劃向中國洩露晶片技術,這將對國家和經濟安全構成威脅。
荷蘭經濟部在聲明中指出,這是海牙首次動用《貨物供應法》(Goods Availability Act),因為這對荷蘭和歐洲土地上關鍵技術知識和能力的持續供應和保障構成威脅。《貨物供應法》允許海牙干預民營企業,確保關鍵貨物的供應,以應對緊急狀況。荷蘭政府動用這一法案的同時,正值美中貿易戰之際。
荷蘭阿姆斯特丹上訴法院企業法庭裁決,聞泰科技對安世半導體的控制權,除了保留的1股外,暫時失去對剩餘99股的股東權利,例如治理權和投票權等,這導致聞泰暫時失去對安世的控制權。
隨著荷蘭政府接管安世半導體,這也代表荷蘭經濟部長卡勒曼斯(Vincent Karremans)現在可以阻止或推翻安世董事會所做出的決定。荷蘭經濟部在9月30日正式採取了這一行動,但一直到10月12日才對外公佈這項決定。
安世半導體生產用於歐洲汽車工業和消費性電子產品所需的低階晶片。(路透資料照)
安世半導體來自NXP分拆出的部門
消息傳出後,安世半導體隨後也宣佈,暫停公司執行長、聞泰科技創辦人張學政的董事職務,同時解除其執行長職務,並任命財務長蒂爾格(Stefan Tilger)為臨時執行長。
安世半導體聲明表示,由於同樣嚴重的管理缺陷,荷蘭經濟部發現,安世在歐洲的業務正受到「不可接受的損害」,這種情況引發了荷蘭政府對歐洲產業關鍵晶片產品供應的廣泛擔憂。
聲明稱,張學政作為執行長和股東的行為,以及對荷蘭、歐洲半導體產品供應的擔憂,最終導致荷蘭政府根據《貨物供應法》採取特殊緊急命令進行干預。
安世半導體生產用於歐洲汽車工業和消費性電子產品所需的低階晶片,去年營收為20億美元(約新台幣614.6億元)。這家公司生產的電晶體雖然複雜程度較低,但仍是汽車產業的重要供應商,而近年歐洲正竭力保護汽車產業免受中國競爭的影響。
在歐洲苦苦掙扎,致力復興半導體產業的同時,荷蘭是區域內表現相對亮眼的國家,晶片設備大廠艾司摩爾(ASML)的技術領先世界,壟斷全球最先進的曝光機。大型電子公司飛利浦(Philips)在2006年剝離旗下半導體業務,成立了恩智浦半導體(NXP),專門生產汽車和其他應用的晶片。
恩智浦在2016年宣佈,將旗下一個部門分拆成立安世半導體,並出售給中國北京建廣資產管理(JAC Capital)牽頭的財團,這筆交易於2017年正式完成。2018年,該財團開始將持有股份出售給中國智慧手機製造商聞泰科技。
安世暫停公司執行長、聞泰科技創辦人張學政的董事職務,同時解除其執行長職務。(圖擷自聞泰科技官網)
安世半導體因母公司拖累也遭美列入清單
外媒分析指出,荷蘭政府在這時候大動作介入安世,背後有兩大原因,包括美方的施壓,以及執行長張學政可能損害安世利益的潛在疑慮。
美國在2024年12月,將聞泰科技列入出口管制的實體清單當中,而阿姆斯特丹上訴法院披露的文件顯示,美國先前已通知荷蘭政府,將擴大實體清單,並表明,被列入清單的企業其持有股份超過50%的子公司也將受到限制,安世作為聞泰科技的全資子公司勢必將受到影響。
不過文中也提到,安世若要獲得美方豁免,該公司必須更換執行長,這家公司執行長仍由同一名中國人擔任,「這本身就存在問題」。
與此同時,安世內部的變動也讓荷蘭高層焦頭爛額,阿姆斯特丹法院文件稱,荷蘭高層指控,張學政試圖挪用安世的資金來支撐聞泰旗下一家代工廠。安世的財務長和另外兩名高階主管在9月發現這件事,隨後他們使用公司帳戶的權限就被撤銷,移交給在財務方面明顯經驗不足的人。另有一名財務高層人員辭職,他在一封電子郵件中直言,安世已經「完全被中國化」。
安世半導體在2021年收購英國最大晶片廠紐波特晶圓廠,這筆交易最終被英國政府擋下。(彭博資料照)
併紐波特晶圓遭英政府擋下
因為中資背景疑慮,安世半導體近年的一舉一動都被緊盯,安世在2021年收購英國最大晶片廠紐波特晶圓製造(NWF),但由於聞泰科技與中國政府的關係,英國政府在2022年突然宣佈,將對這筆交易啟動國安調查。
在經過評估後,英國政府出手擋下這筆交易案,並要求安世在指定期限內,出售至少86%的股權,以防止潛在的國家安全風險。
安世半導體原先握有紐波特晶圓廠14%股份,並在2021年7月拿下100%股權。由於這次調查,安世半導體一度將英國政府告上法院,但最終仍決定放棄紐波特晶圓廠,將股權全數出清。
市場傳出,安世半導體已通知客戶將停止出貨,汽車產業擔憂供應鏈中斷。(彭博資料照)
安世是基礎晶片領導者
在荷蘭政府接管安世半導體後,市場再傳出,安世已通知客戶將停止出貨,汽車產業擔憂供應鏈中斷,可能會給產業帶來新的破壞。知情人士指出,安世稱持續暫停出貨的情況為「不可抗力」,並引用了一項通常可以在特殊情況下免除公司合約義務的條款。
晶片數據、情報提供者TechInsights副總裁里奇斯(Ian Riches)表示,雖然安世半導體在整個汽車晶片市場規模相對小,但在基礎晶片類別中卻是產業領導者,他們「無所不在」,如果現在正在製造一款複雜的產品,只要缺少其中一個基本零件,整個生產就可能停工。里奇斯補充,安世在該類別中約有40%的市佔。
安世生產大量用於汽車系統的半導體和電晶體,包括電子控制器(ECU),這些零件最終用於BMW、賓士(Mercedes-Benz)、豐田(Toyota)等汽車大廠。荷蘭政府在9月底接管安世半導體後,10月初,中國政府勒令聞泰科技暫停安世從中國出口。
該公司80%的產品是在中國進行加工後再交付給客戶,知情人士表示,安世一直將歐洲廠生產的大部份晶片運往中國廠進行封測,然後再出貨給客戶,這使其面臨嚴重的生產中斷風險。
知情人士補充,汽車製造商和供應商大多有同類晶片的替代來源,但若是安世斷貨的情況持續下去,可能導致生產中斷。擁有多個供應來源的公司可以讓其他供應商增加產量,但那些完全依賴安世提供部份零件的公司,可能需要數週時間才能獲得汽車製造商批准生產新零件。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