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是民眾安享晚年的重要保障,唯有及早規劃、審慎安排,才能確保老年生活無虞。。(示意圖,路透)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許多民眾以為只要繳了勞保,將來退休後就一定能安心領錢,但事實並非如此!對於有債務問題的勞工而言,自己辛苦繳交多年的退休金,若沒有妥善處理,退休後可能被債權人查封、扣押,導致老年生活陷入困境。那麼,究竟在什麼情況下退休金可能被扣押?又該如何自保呢?本文帶你一次了解。
依據《強制執行法》規定,若債務人未依約還款,債權人可向法院聲請強制執行。屆時,債務人不管是勞保退休金、一次金或傷病給付,若匯入一般銀行帳戶,即屬可供扣押之財產。
常見退休金被強制執行的情況
1.信用卡債務未清
若長期未繳信用卡費或遭銀行催收,欠款經法院判決確定後,債權人即可申請強制執行,債務人的退休金也可能被扣押。
2.民間借貸糾紛
包括私人借款、地下錢莊或高利貸,只要債務糾紛經法院判決成立,債權人就能聲請扣押債務人的財產。
3.保證人連帶責任
若替他人擔任保證人,而主債務人未履約,保證人需負連帶清償責任。尤其「連帶保證人」風險遠高於「一般保證人」,若債務被執行,連帶保證人的退休金也可能遭殃,因此建議民眾在擔任保證人前要審慎評估風險。
4.欠稅或罰鍰未繳
若長期欠繳稅款或罰鍰,國稅局有權依法向法院申請扣押你的存款或帳戶資金,其中也可能包含已入帳的退休金。
5.法院裁定需賠償損害
如交通事故、民事訴訟等案件,一旦法院判決需支付賠償金,債權人可依法聲請執行,退休金入帳後同樣可能被扣押。
如何自保
儘管退休金在多數情況下可能被視為可扣押財產,但勞工仍有方法可以合法保護自己的退休金。
根據規定,只要勞工主動向勞保局申請開立「勞保給付專戶」,並指定將勞保給付金直接匯入該帳戶,就能有效避免被債權人強制執行。
退休金是民眾安享晚年的重要保障,但若忽視法律與財務風險,辛苦累積的老本也可能在債務陰影下化為烏有。唯有及早規劃、審慎安排,才能真正守護退休金,確保老年生活無虞。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