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今日出席金管會舉辦的「台灣週」論壇活動。(記者方韋傑攝)
〔記者方韋傑/台北報導〕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今日出席金管會舉辦的「台灣週」論壇活動,會後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人工智慧(AI)的發展「現在還剛開始」,產業正從狹義AI(ANI)邁向通用AI(AGI),未來更將走向超級AI(ASI)階段。他指出,AI技術正由「對話模型」進展到「任務代理(Agenda Agent)」形式,最終將走向「實體AI(Physical AI)」,此過程需要極為龐大的運算力支撐,顯示AI仍有長期成長空間。
劉揚偉提到,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最近公開的願景,是希望「每週能生產一個Gigawatt的算力」,並估算每Gigawatt相當於約500億美元投資,「每週五百億美元」的速度足以顯示AI市場規模之巨大。他強調,目前AI應用尚未真正深入各行各業,未來滲透到更多實體產業後,將帶動更大的基礎建設需求。
鴻海近年積極布局AI伺服器與資料中心基礎架構,參與全球主要雲端客戶的AI專案,從高效能伺服器、電力模組到液冷散熱均有完整解決方案。劉揚偉此次的發言,也被市場視為延續鴻海在OCP全球高峰會中所揭示的方向,呼應產業對兆瓦級AI資料中心與高密度算力機櫃的長期需求。
針對媒體詢問是否將在本月GTC活動期間與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會面,劉揚偉表示「應該會」,並透露將參加會前座談(pre-event session),討論未來合作與產業趨勢。他也補充,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近期訪台期間也曾到鴻海公司開會,「談了很多,重點在未來的工作與合作」,範圍不僅限於伺服器。
至於外界關注的美中稀土與科技管制議題,劉揚偉回應,如果對立情勢持續升溫,確實會對各行各業造成影響,但目前觀察到的短期衝擊仍有限,且鴻海「尚未被影響」。以鴻海目前佈局來看,集團透過持續推進多區布局與供應鏈分散策略,以確保生產與出貨穩定。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