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精密製造業者憂心,下半年勞工放無薪假情況加劇。(資料照)
〔記者廖家寧/台北報導〕機械業近期苦於訂單縮減危機,機械廠頻傳放無薪假(減班休息)。對此,經濟部產發署表示,透過研發轉型計畫支持各大製造業優先採購國產設備,以擴大內需市場方式帶動機械業接單改善,相關經費已匡列50億元。
精密機械發展協會理事長張市育表示,兩週前參加全球最大的德國漢諾威歐洲工具機展(EMO),觀察到今年規模銳減1/2、參展廠商減少1/3,他坦言「全球機械廠普遍沒訂單」,中部下游供應商衝擊加深。
談及如何協助機械業者改善接單狀況,產發署指出,機械業者反映最急切的窘迫是全球景氣不明朗,接單不順,因此經濟部著重以擴大內需市場方式支持機械業者,韌性特別條例預算中的「研發轉型補助」措施,提供受對等關稅衝擊的製造業個案型最高補助新台幣500萬元,產業聯盟型最高補助4000萬元,其中全新設備購置費最高可編列總經費的40%,並優先支持採購國產設備。
舉例而言,某廠商購置全新國產設備,最高可有200萬元補助,產業聯盟購置全新國產設備,最高可有1600萬元補助。
經費額度上,產發署指出,研發轉型補助預算200億元中,已匡列50億元經費支持優先購置國產設備。
除應急改善機械業接單外,產發署今年2月已推動「智慧機械(含工具機)國產控制器應用及銷售國際供應鏈」主題式計畫(國產控制器計畫),協助機械業者依據終端市場需求,研發符合實際應用的智慧機械(含工具機)設備,以強化國產控制器的導入與應用。
產發署官員指出,國產控制器計畫主要目標是補足產業中長期技術關鍵缺口,並建立關鍵零組件信賴度,與當前短期景氣協助措施屬性雖有不同,但亦可一定程度協助業者藉由採用國產控制器擴大內需市場。
另為協助業者緩解短期資金與訂單壓力,由中企署提供中小微企業多元發展貸款加碼措施,由貿易署提供爭取海外訂單補助方案。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