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卡稀土讓「這國」超慘!衝擊百萬就業人口、產值損失13兆元

2025/10/13 18:36

中國日前宣布自12月起強化稀土出口管制。(示意圖,路透)中國日前宣布自12月起強化稀土出口管制。(示意圖,路透)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全球高度依賴中國稀土,然而,中國日前宣布自12月起強化稀土出口管制,引起高度重視。根據最新研究報告,光是德國一國,就有超過400萬勞工從事需要稀土的相關產業,一旦中國中斷供應稀土,德國受影響的產值更高達3700億歐元(約新台幣13.1兆元),相當於德國國內生產毛額9%。

根據德國媒體《商報》(Handelsblatt)獲得顧問公司麥肯錫的一份報告,德國約有100萬人從事的行業必須依賴稀土作為原材料,涉及汽車製造、能源技術以及航太等產業。這些行業每年為德國國內生產總值(GDP)貢獻約1500億歐元,並帶動約300萬名間接受益勞工。

分析指出,若中國中斷稀土供應,「光是在德國,就將有大約400萬個工作機會受到威脅,直接與間接影響合計恐達3700億歐元,約占德國國內生產毛額(GDP)9%」。

德國經濟研究所(IW)的專員貝爾(Cornelius Bähr)表示「根據我們的調查,德國有約130萬名員工生產含有稀土的產品。當然,如果供應中斷,這些工作將受到嚴重影響。」

麥肯錫德國辦公室合夥人霍夫曼(Christian Hoffmann)指出「以前取得關鍵原材料主要關注價格波動,現在則關乎工業能否持續生產。如果供應中斷,將造成巨大損失。」以製造光纖、半導體及軍事設備的重要材料的「鍺」(Germanium)為例,中國去年底宣布停止對美出口,並大幅減少對歐盟供應,導致今年上半年歐洲進口量較去年同期減少近6成。有原物料公司透露,歐洲企業起初低估風險,如今「市場正陷入恐慌,產業界一片震驚」。

今年,由於中國的出口限制政策,德國部分行業生產曾被迫停產,例如汽車工業。德國對關鍵原材料的脆弱性,也部分是產業與政策自身造成的。強化供應韌性的策略並未徹底落實。霍夫曼表示,德國過去雖有相關保障供應的舉措,但一旦供應暫時緩解,這些計畫就被擱置。「許多企業現在意識到,這個議題需要戰略眼光,從經營管理角度來看,確保原材料供應是合理的。」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