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曝北京突祭稀土管制「3盤算」 預言最終結局

2025/10/13 17:45

日前中國針對稀土出口做嚴格管制,引發美國總統川普不滿揚言加徵100%中國關稅反擊。(資料照,法新社)日前中國針對稀土出口做嚴格管制,引發美國總統川普不滿揚言加徵100%中國關稅反擊。(資料照,法新社)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中貿易戰升溫,中國針對稀土出口做嚴格管制,引發美國總統川普不滿揚言加徵100%中國關稅反擊。英媒《經濟學人》分析,「觀望等待」是處理中美關係的明智之舉,報導也解析,中國突然發起稀土管制禁令,則可能是出於3種動機,分別是準備、施壓以及報復,並預估此事對中美後續的影響。

《經濟學人》報導指出,2個超級大國仍有時間避免進一步衝突,中國稀土出口管制預計12月1日實施,而川普的報復措施要到11月1日才生效,比中國提前1個月。川普也承認,給予如此長的緩衝期部分是一種談判策略,為雙方留下對話空間,報導認為,這種謹慎的觀望態度對於中美關係來說是一種明智的做法,因為兩國關係難以掌控且難以預測。

而川普和其他人一樣,對中國升級行動感到措手不及,他在社交媒體上寫道「我從沒想過事情會演變成這樣。」川普表示中國的敵意「突如其來」,不過,《經濟學人》並不這麼認為。報導分析,北京的舉動或許沒這麼「莫名」,有可能是出於這3個動機,包括準備、施壓與報復。

準備

《經濟學人》指出,中國領導人早已意識到,稀土是貿易戰時最有力的武器,因此他們一直致力於建立一套監管框架,以便在必要時充分運用這武器。新規正符合這一目標,將稀土的戰略影響力擴展到比以往更廣。

此次新規超出過去對稀土的管制,要求「只要輸出含有中國稀土的產品就得申請許可證」,外國企業出口給外國客戶也適用;出口產品「若是採用中國採礦、冶煉或磁鐵生產技術製造,即便不含中國稀土」也得申請許可。

規則一旦生效,中國可自行決定許可證核准的速度與寬鬆程度,以及對違規者的執法力度。在和平時期,中國可以快速發放許可,最小化對全球供應鏈的干擾;若貿易關係惡化,也可以透過拒絕許可、延緩審批和加強執法來增加干擾。無論局勢如何,這些新規都會增加科技供應鏈企業的「監管成本」。

外交施壓

其次是外交手段,中國可能希望在月底南韓APEC峰會期間舉行的川習會登場前,加大對川普施壓。稀土管制不是唯一籌碼,中國反壟斷機構最近也調查了輝達與高通的收購案。在這種解讀下,中國視即將到來的會談為誘使川普進行交易談判的機會,期望威脅與獎勵相結合,促使川普降低現有對華關稅,並進一步放鬆對先進晶片的出口管制。

報復

《經濟學人》指出,稀土出口管制規定意在「報復」而非升級。北京或許在反擊華府9月底推出的「50%規則」,亦即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企業持股超過50%的子公司,將一併適用相同出口管制措施。美國認為這是關閉法律漏洞的無害措施,但中國可能將其視為對近期貿易談判精神的冒犯。

此事對中美後續的影響?報導評論,無論中國的稀土新出口管制措施是準備步驟、施壓手段,還是情緒性報復,其本意都不是引發川普宣布的激烈反制。川普已威脅取消與習近平的會面,這將打亂中國的外交盤算;短期內,中國半導體產業也將難以應對缺乏美國晶片設計軟體的局面。北京也不會樂見100%關稅如期生效。

中美兩個超級大國都不希望發生目前正在進行的貿易衝突,不過,報導也認為,雙方都不容易退讓。中國可能願意就新許可制度如何運作提供保證,但也可能不願在外國壓力下撤銷規定;而川普不會願意示弱。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