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美半導體供應鏈全面出手 被爆「這瓶頸」恐突破?

2025/10/13 09:49

韓媒指出,中國對以美國為中心的半導體供應鏈施壓,其稀土出口管制和反壟斷調查瞄準美國半導體公司。(資料照)韓媒指出,中國對以美國為中心的半導體供應鏈施壓,其稀土出口管制和反壟斷調查瞄準美國半導體公司。(資料照)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近期,中國瞄準以美國為中心的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施加強大壓力。韓媒指出,中國於9日宣布加強對高階半導體生產關鍵稀土的出口管制後,10日又對美國晶片巨頭高通(Qualcomm)啟動反壟斷調查。同時,也對國內企業祭出禁止採購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產品的禁令,並強化海關檢查以阻斷相關晶片進口。

對此,《南華早報》(SCMP)分析,這意味著中國在半導體設備的瓶頸已大致解除,可能開啟中美晶片戰的新戰線。南韓業界認為,這顯示中國在中美晶片戰中的戰略正由「防守」轉為「進攻」,展現出對半導體自給能力的信心。

報導指出,中國商務部在9日的稀土出口限制文件中,首次明確點名「半導體」領域。今後,用於14奈米以下系統晶片或256層以上記憶體晶片製造設備的稀土出口,將需逐案審查。凡涉及AI研發且可能具有軍事用途的稀土出口申請,也需額外審核。

韓媒指出,這些措施將衝擊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其關鍵在於,稀土是半導體製造設備的關鍵原料,而中國掌握了約全球70%的產量,以及80%的精煉能力。

自2019年起,美國自華為禁令開端,陸續封鎖高階晶片與製造設備對華出口。中國遂加大國產替代力度,如今已具一定自給能力,開始反制外企。港媒指出,中國在全球晶片競爭中的關鍵礦物策略,已從防守轉為主動出擊。

分析師表示,這波中美關係緊繃,受到波及的不僅是美企,連歐洲部份企業也難以倖免。其中,荷蘭ASML的設備就得仰賴中國稀土。而三星電子、SK海力士、台積電等全球晶片巨頭皆倚賴ASML設備。

對此,南韓業內人士表示,就像當初美國封鎖中國晶片一樣,如今中國正以稀土為槓桿反制西方。儘管這不是全面禁令,對短期衝擊有限,但若審批拖延,長期影響將難以避免。

而喬治城大學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高級數據研究分析師費爾德戈伊斯 (Jacob Feldgoise) 表示,在半導體價值鏈中,中國新的出口管制可能會對在晶片製造過程中使用稀土化學品的晶片製造商,以及將稀土磁鐵集成到設備中的工具製造商產生最大影響。

據《彭博》指出,若中國稀土進口受限,ASML出貨恐延遲數週,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企業已為可能爆發的貿易混亂做準備。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