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牽制還不夠看!彭博爆 : 中國以「新武器」鎖喉美AI、能源供應鏈

2025/10/13 10:49

中國牢牢掌控電池製造供應鏈,而美國嚴重依賴中國電池。(美聯)中國牢牢掌控電池製造供應鏈,而美國嚴重依賴中國電池。(美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近日中國宣布,將對電池出口實施新一輪限制措施。《彭博》引述分析人士指出,此舉可能對美國企業產生重大衝擊,因為美國「嚴重依賴」中國電池,以穩定電網並滿足資料中心爆炸性的電力需求。

據報導,過去北京以稀土作為與華府貿易戰的籌碼,但如今再憑藉於電池產業的壓倒性優勢,找到新的槓桿點。隨著美國急需大量儲能系統以支撐資料中心暴增的耗電需求並穩定電網,中國的「電池禁令」成為一項強而有力的談判籌碼。

據《彭博》數據,2025年前7個月,美國進口的電網級鋰電池有約65%來自中國。分析師認為,這類產品將直接受限令衝擊,而未來10年全美新增的電池容量,短期內難以由其他國家取代中國。

報導指出,這些限制新規將於11月8日生效,涵蓋電池供應鏈的廣泛領域,包括用於儲能的大型鋰離子電池、正極和負極材料以及電池製造機械。而這些技術均是中國的強項,與以往的出口限制一樣,企業須向中國商務部申請出口許可,讓北京得以有選擇性地「武器化」出口。

《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NEF)分析師馬修.黑爾斯指出,雖然受影響的產業範圍不如其他出口管制廣,但中國在電池供應鏈的主導地位,意味著一旦出手,美國企業的壓力會立刻浮現。

分析師指出,AI帶動的能源需求爆炸成長,美國的電力壓力不斷上升。根據美國勞倫斯柏克利國家實驗室報告,2017至2023年間,美國資料中心用電量已翻倍,預計到2028年將再增加2到3倍。與中國因缺乏高階晶片受限不同,美國面臨的瓶頸在於能源供應不足。

大型電池可儲存再生能源發電的盈餘,於用電高峰時釋放,以避免停電並強化電網穩定性。10年前幾乎不存在的美國電網級電池安裝量,如今已達26吉瓦。僅德州一地,去年新增約4吉瓦電池容量,足以供應300萬戶家庭。

BNEF預測,雖然美國近年積極擴充電池產能,但仍遠低於國內需求,預計未來10年全美還將新增高達136吉瓦的電池容量,其中大部分仍需仰賴中國供應,短期內難以由其他國家取代。

其次,中國掌控全球約96%的負極與85%的正極生產能力。顧問公司Trivium China分析師康博思指出,將這些核心材料納入出口限制,象徵「巨大升級」,因為全球電池製造商對中國依賴極深,這些新建工廠也將受到中國出口限制的衝擊。

曾負責特斯拉與松下內華達州超級工廠電池生產的業界高管米科拉賈克表示,美國東南部新興的電池工廠幾乎都仰賴這些原料,這波禁令將直接衝擊他們的供應鏈。受消息影響,電池公司Fluence Energy股價在上週五暴跌逾12%,創8月以來最大跌幅,而特斯拉股價也下跌5%,兩者皆部分依賴中國電池零組件。

龍蠅能源(Dragonfly Energy)執行長法雷斯表示,中國此舉「為全球原本已緊繃的供應鏈再添一層複雜性」,並強調應加速本土創新以減少依賴。他指出,公司正積極推進去中國化策略,降低關鍵零件的中國依賴度。

不過,出口限制也可能讓中國龐大的電池產業陷入兩難。由於國內產能過剩,中國企業近年越來越依賴海外市場。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研究員比爾指出,中方如何執行這項政策仍不明朗,但專家普遍認為,北京的此舉既是貿易談判籌碼,也有維持技術領先地位的考量。

外媒指出,川普和習近平原定於本月稍晚在韓國舉行會晤,促成一項新的貿易協議。但針對中國最近採取的一系列管控措施,川普在上週五的一系列社群媒體貼文中表示,「沒有理由」出席會晤,並威脅要對中國產品額外徵收100%的關稅。

現今,中國最終決定在多大程度上運用其電池影響力,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中美貿易談判的結果。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