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稀土、鋰電池、超硬材料等出口管制,中國商務部昨(9日)連發4則公告!(擷取自社群平台)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習川會前夕,中國加強稀土管控。中媒指出,中國商務部連發對超硬材料、稀土設備和原輔料、鈥等5種中重稀土、鋰電池和人造石墨負極材料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措施的4則公告,將於11月8日正式實施。其中,所收緊稀土出口管制裡,新增5種受限稀土元素,並強化對半導體應用用戶的審查,主要在於科技與國防領域加強掌控。消息傳出後,美中一系列稀土概念股股價狂飆。
《華爾街日報》指出,北京的最新舉動正值川普和習近平計劃於本月底在韓國舉行的地區領導人會議上會面之際。北京將原產於中國含有0.1%或以上某些稀土材料,或技術的產品實施新的出口管制。此外,也擴大了對鋰電池的管控,這是繼今年7月將電動車電池材料生產技術列入出口限制清單後,再一緊縮措施。
據報導,中國新增管制的5種元素為釹(holmium)、鏑(erbium)、銩(thulium)、銪(europium)和鏷(ytterbium)等。目前中國已有12種稀土元素的出口受到限制。
這項政策一出,稀土概念股立即出現波動,包括中國北方稀土集團、中國稀土資源與技術、盛和資源股價分別暴漲約 10%、9.97% 及 9.4%。
在美國市場,Critical Metals、Energy Fuels、MP Materials、USA Rare Earth 等稀土相關公司股價亦大幅上漲,其中 Critical Metals 更大漲近 25%。
在新規下,外國公司若於其產品中含有中國生產的稀土或使用中方設備,即使其最終產品不進入中國境內,也會受到管制。
這些對5種額外稀土元素與處理設備的限制,將於11月8日生效;而自12月1日起,外國公司和個人出口軍民兩用稀土產品,必須先取得出口許可,中國出口商同樣也需要申報貨物最終目的地國家或地區。
中國同時明確規定:海外國防用途用戶無法獲出口許可,且與先進半導體有關的申請將逐案審批,特別是 14 奈米或更先進製程、具有 256 層以上記憶體晶片、以及與人工智慧或軍事應用相關的研發設備亦在監管範圍內。
對此,中國解釋新規定,指稱出口管制針對的相關物品項目,有明顯的軍民兩用屬性,以保護國家安全。分析師則認為,這可能標誌著國際稀土供應鏈逐步分裂,中國傾向本地化價值鏈,而美國與其盟友則加速發展替代方案。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