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剛剛結束,作為節日食品的月餅一夕之間從「搶手禮盒」變成「庫存負擔」。月餅示意圖。(資料照)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秋節剛剛結束,作為節日食品的月餅一夕之間從「搶手禮盒」變成「庫存負擔」。不少人也好奇,那些賣不完、吃不完的月餅,最後都去哪了?就有中國媒體近期追蹤了這個狀況,針對賣不完的月餅產品,零售通路會大降價,廠商也會進行回收,或送給員工內部消化,而過期月餅也有去處,會被監管單位回收後銷毀,或是變動物飼料。
中國媒體《深藍財經》報導,月餅生產與銷售,高度集中於中秋節前的短短幾週,由於銷售期短、需求集中,月餅企業的市場判斷力成為生死關鍵。中國老字號食品廠五芳齋就指出,若市場預測不準,可能導致「備貨不足失去商機」或「生產過剩造成浪費」。
而北京多家連鎖超市在中秋節當天就開始打折促銷,超市工作人員透露,未賣完的月餅中秋過後將全部下架寄回廠商,中秋節當天只會賣半天月餅。
還有部分企業選擇把剩下的月餅當作員工福利發放。曾在餐飲企業任職的莎莎(化名)透露,公司每年都會推出自有品牌月餅販售給客戶與會員,「賣不完的通常就內部分給員工,當作福利消化掉」。
中國市售月餅的保存期限普遍在30至90天。即期食品商家會低價收購即期月餅再販售,據河北一位中盤商透露,即期月餅收購價約每噸1500元人民幣(約6516元新台幣)。
若月餅已過期,則由主管機關統一回收銷毀,包括染色、壓碎,防止再次流入市場或被回收再加工。部分廠商則會將過期月餅賣給飼料工廠。
黑龍江某飼料廠員工透露,過期月餅不能直接餵豬,油太多吃了會拉肚子,會先加工混合成飼料原料,做成豬、牛、羊都能吃的飼料。而收購價約每噸500元人民幣(約2172元新台幣),加工後可售約每噸3000元人民幣(約1.3萬元新台幣)。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