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不考慮英特爾!OpenAI執行長喊「寧寄望台積電擴大產能」

2025/10/09 15:55

OpenAI執行長奧特曼表示,與其找英特爾代工,還不如寄望台積電擴充產能。(示意圖,法新社)OpenAI執行長奧特曼表示,與其找英特爾代工,還不如寄望台積電擴充產能。(示意圖,法新社)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近年來,美國政府力推「本土製造」積極與英特爾合作,使得「英特爾能否成為台積電的可行替代方案」議題引發熱議。包括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超微(AMD)執行長蘇姿丰〉再到矽谷晶片老將凱勒(Jim Keller)都給出了「不排除」的餘地。然而不同的是,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則直截了當說「與其找英特爾,還不如寄望台積電擴充產能。」

外媒《wccftech》報導指出,奧特曼在接受分析師Ben Thompson專訪時,不同於許多業界領袖的回答都相對保守,而奧特曼則語氣更為直接,表示目前仍傾向與台積電合作。

當被問到輝達與超微皆依賴台積電生產晶片,是否存在擴大市場、尋找替代方案(如英特爾)的必要性與機會時,奧特曼明確回答:「我只希望台積電能擴大產能。」被追問是否理解問題的重點是多晶片供應商時,奧特曼重複再說一次「是否有必要促使台積電加快投資,擴大更多產能?」

《wccftech》指出,雖然OpenAI並未涉足晶片製造,但據悉該公司正開發自家的AI專用晶片,預計採用台積電3奈米製程。奧特曼對半導體供應鏈有一定了解,因此他對是否使用英特爾代工的看法具有份量。不過,他的言論並非完全否定英特爾,而是表達出對「穩定、長期合作夥伴」的偏好,而非採取多方分散風險的雙重代工策略。

有趣的是,AMD執行長蘇姿丰先前被問到是否會將英特爾納入代工夥伴時,給出模稜兩可的回答。顯然,科技巨頭們都明白支持美國本土晶片製造是一項長期目標,但目前光靠台積電仍難以應付龐大需求。台積電需要時間與完善的物流體系,才能將部分產能從台灣轉移至美國。為了緩解現有的供應鏈瓶頸,企業確實需要第二個代工夥伴,無論是英特爾還是三星。不過,現在的情況是其他的廠商都無法滿足需求。

英特爾18A製程表現將成關鍵觀察指標。在短期內,科技巨頭將持續觀察英特爾18A製程節點的實際成果,包括製程效率、效能表現及量產能力等。這些都將成為判斷Intel Foundry Services(IFS)能否扛起「美國晶片製造旗手」角色的關鍵依據。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