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以真實案例揭示,明確劃出「能幫」與「不能幫」的界線,才是讓一家人得以攜手生活下去的第一步。(示意圖,路透)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日本一名73歲婦人年輕時喪偶,是獨自撫養兒子的單親母親,她在幾年前退休,靠著每月12萬日圓(約新台幣2.4萬元)的年金、1500萬日圓(約新台幣296萬元)的積蓄、丈夫留下的房子,過著樸實但安定的日子。原以為終於能過上平靜安穩的退休生活,一通來自兒子的電話,徹底改變了她的生活,安穩退休的美夢幾乎破碎。
日媒《THE GOLD ONLINE》報導,現年73歲的退休婦人鈴木美津子(化名)在24歲結婚,33歲喪夫。由於丈夫是無雇主的自營業者,遺屬年金只發放到孩子滿18歲為止。為了撫養兒子,她找了份印刷廠的工作。
兒子大學畢業後順利獨立,美津子也展開獨居生活。她60歲退休後,又在附近餐廳打了5年工,65歲開始,靠每月約12萬日圓的年金過活。她住在已故丈夫留下的房子裡,伙食費每月2至3萬日圓(約新台幣3948至5922元),水電約1萬(約新台幣1974元),雜費控制在年金範圍內。只有突發支出時,才動用一些存款。節儉但安穩的養老,原以為能就這樣過下去,直到某天,一通電話打破了平靜。
47歲的兒子雄一在電話那頭表示「公司經營惡化,被迫離職」。雖然拼命找工作,卻連連碰壁,陷入憂鬱狀態。妻子幸子只能在超市打工,17歲的兒子剛也正準備升大學,一家三口的生活陷入絕境,走投無路的雄一只好向母親求助。
兒子說:「我不是想跟妳借錢啦,只是我們可以一起住,互相幫忙。」聽到這句話,美津子心軟了。她想著「兒子也不容易,孫子還要念書。」於是答應同住,只提出一個條件--「我負責食費和水電費,其他的你們自己想辦法。」那時她沒想到,這個決定,會讓自己再度陷入貧困的邊緣。
四口人一起住後,開銷瞬間暴增。原本每月3萬日圓的食費變成10萬(約新台幣2萬元),水電瓦斯費翻倍。更雪上加霜的是,孫子要上大學。兒子失業,媳婦打工收入有限,學費只能靠貸款與獎學金補貼。結果,美津子又得掏錢幫忙買書、付交通費。
美津子開始發現,每月的年金根本不夠,自己辛苦存下的1500萬日圓存款逐漸見底,她忍不住嘆息「我只是想幫他們一點忙,但怎麼變成他們全家都靠我活?」既心疼兒子一家,又對未來的生活感到焦慮,感嘆「我也會老、會生病,萬一以後要看護、要醫療費怎麼辦?」美津子的內心越來越沉重。她向理財顧問求助,對方建議「請妳攤開開銷,讓家人知道真相。」
於是她鼓起勇氣,把家計簿放到桌上,冷靜地告訴兒子與媳婦「年金不夠用了,我正在花存款。再這樣下去,我們全家都會垮掉。」這句話像一記重擊。從那之後,兒子開始努力尋找工作,最終找到工作,雖然薪水不到從前的一半,但總算有了穩定收入,他們也重新分攤支出,生活慢慢回穩。
報導指出,如今日本許多家庭面臨相同困境,靠年金生活的父母,與經濟壓力沉重的子女同住。若負擔長期失衡,父母的想過安穩的晚年與子女的重生都將遙不可及。坦誠溝通,是家人共同生活的關鍵,明確劃出「能幫」與「不能幫」的界線,才是讓一家人得以攜手生活下去的第一步。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