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2奈米廠量產的背後,是高市府團隊與時間賽跑高效率的展現。(記者李惠洲攝)
〔記者蔡清華/高雄報導〕喜迎接台積電2奈米廠量產的背後,其實是高市府團隊與時間賽跑,從土地整治到水電供應、交通建設,再到5座晶圓廠齊頭並進,高雄2奈米廠的誕生是一段挑戰與突破交織的歷程,透過市府與企業緊密合作,高雄不僅成功迎來世界級先進製程,也翻開城市轉型的新篇章。
楠梓產業園區的設立,展現高雄市政府高效率的路徑,即市府先主導開發再把園區移交科管局管理。台積電與市府經發局針對交通、排放、土地管制、生態營造等議題,舉行超過30場會議,用不到一年時間就完成程序,並在2022年4月30日正式核定,效率全國罕見。
水電是建廠另一個重大挑戰。高雄的電力供應充裕,但北高雄當時沒有再生水廠計畫,若依照一般程序,至少要7年才能完工。市府水利局啟動加速方案,擴建污水管網、加速用地取得並壓縮前期規劃,工程在2023年動工、2025年底竣工,2026年初供水。
隨著園區與周邊開發帶來龐大人流與物流,高雄市政府推動翠華路拓寬工程,並與中央協調加速國道1號楠梓交流道改建,將工期由7年縮短至3年,預計2028年底通車,每一個建廠的環節,都展現市府團隊的超高效率。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