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上月於北京會見伊朗總統佩澤斯基安(Masoud Pezeshkian,左)。(路透資料照)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根據《華爾街日報》引述多位西方國家現任與前任官員的說法報導,中國與伊朗已建立起一個秘密的金融管道,透過一種近乎以物易物的模式,讓北京得以大量購買受美國制裁的伊朗石油,此舉不僅深化了兩國的經濟關係,也公然挑戰了華府對伊朗的孤立政策。
自美國總統川普於2018年退出伊朗核協議並重啟制裁以來,中國一直是伊朗石油最主要的買家,估計伊朗約九成的石油都銷往中國。然而,由於美國對伊朗多數銀行實施制裁,如何支付油款一直是個難題。
報導揭露,這個秘密的資金管道運作方式如下:伊朗將原油運往中國後,中國的國有石油貿易商珠海振戎公司(Zhuhai Zhenrong)的買家,會將數億美元的油款存入一個名為「Chuxin」的神秘中國金融實體。
隨後,在中國國有的「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Sinosure)的融資擔保下,Chuxin再將這些資金支付給在伊朗承攬機場、煉油廠、交通等大型基礎建設項目的中國承包商,從而完成整個交易閉環。官員們估計,去年透過此管道流動的資金高達84億美元。
這個名為「Chuxin」的實體極其神秘,其名稱在中國任何公開的銀行或金融公司註冊名單上都無法找到。
中方稱不知情 反對非法單邊制裁
為了掩蓋來源,運往中國的伊朗原油通常採取間接路線,涉及在海上進行「船對船」轉運,並與其他國家的石油混合。
對於此一秘密交易模式,中國外交部回應表示不知情,並重申反對「非法的單邊制裁」,稱國際法允許國家間的正常合作。相關的珠海振戎與中國信保公司則未回應置評請求。
分析指出,隨著中、俄、伊朗、北韓等國在反對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上立場趨同,北京為德黑蘭提供的經濟生命線,已成為深化雙方戰略關係的重要一環。儘管面臨被踢出國際金融體系的風險,但北京似乎已找到一條規避美國「極限施壓」政策的路徑。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