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年還沒花完、遺產還暴增近200倍 !「諾貝爾獎金」投資秘辛全曝光

2025/10/06 15:17

諾貝爾獎獎金124年沒花完,還靠牛市投資效果顯著,現今資產已達近200億元,較當初上漲了近200倍。(美聯社)諾貝爾獎獎金124年沒花完,還靠牛市投資效果顯著,現今資產已達近200億元,較當初上漲了近200倍。(美聯社)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2025年諾貝爾獎於10月6日開始揭曉。據報導,至今這筆遺產不僅還沒花完,甚至發放獎金的諾貝爾基金會資產還大漲近200倍。而最初發放獎金的諾貝爾基金會,其資產只有31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1億元),隨著投資效果顯著,現今資本已超過了61億瑞典克朗(約新台幣198.5億元)。

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Alfred Nobel)的遺產變身成為諾貝爾獎的獎金,自1901年迄今已頒發了1000多個得主,獎金一開始為15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48.8萬元),到了2023年的單一諾獎獎金達到11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3581萬元),創歷史最高紀錄。

外媒指出,1895年諾貝爾決定立下遺囑,將部分遺產變作基金設立諾貝爾獎,分別是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和平獎。諾貝爾希望,每年運用基金利息支付獎金,給予為人類做出巨大貢獻的得主。

但第二年諾貝爾就過世了,直到1900年6月29日,瑞典政府專門設立了諾貝爾基金會,並由其理事會管理並授予諾貝爾留下的獎金。諾貝爾獎項的每個得主,其獎金來自瑞典發明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Alfred Nobel)的遺產。每個獎項最多3名獲獎者可分享獎金,以及一張18K金的獎牌和一張證書。

據了解,諾貝爾基金會的投資偏向保守,主要是投資一些安全證券,例如國債。所以在前50年,該基金會的資產投資收益僅有2%-3%,但到了1945年,單項獎金的實際購買力相比1901年,已縮水超過7成。

直到1950年初,瑞典政府取消了基金會的投資限制,允許投資股票和房地產,這讓諾貝爾基金會從保守開始轉向,從單一資產轉向了積極配置,並根據市場行情不斷做出投資調整。

1980年代,美股開啟了長期的多頭市場,諾貝爾投資收益也持續上揚。1987年底,該基金會投入美股的資產總市值已達12.87億瑞典克朗(約新台幣41.8億元),1999年底達39.38億瑞典克朗(約新台幣128億元)。

而每年每個獲獎人的獎金,也因投資收益的波動而變化。1981年獎項的獎金為1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325.4萬元),到了2001年已增至10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3254萬元),此後維持了逾10年。

中媒指出,諾貝爾基金會的投資配置中,股票超過一半,房地產與基礎建設投資10%,還有收益固定類產品10%,加上對沖基金25%。在2020年的年報率接近9%,2022年底投資總市值57.99億瑞典克朗(約新台幣188億元),到了2023年再攀升至61億瑞典克朗(約新台幣198億元)。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