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轉折點》1-2 長年期優付、送裝潢等新案促銷手法又出現 卻難救市

2025/10/06 08:49

面對房市清淡買氣,建商還是會想辦法端出牛肉。(記者徐義平攝)面對房市清淡買氣,建商還是會想辦法端出牛肉。(記者徐義平攝)

〔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今年前7月,全台預售屋實價揭露件數竟沒有一個月站上5千件,7月甚至不到3千件,全台預售屋買氣直接進入零下世界,因此,近期陸續有建商為搶市,推出部分預售建案打出少量「有感讓利」廣告戶回到兩年前單價,而且送裝潢、家電,工程期零付款再度出現,甚至還出現建商提供更長年期的彈性付款模式,長達8年之久。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指出,自2021年預售屋全面實價登錄以來,預售屋單月成交件數落在7千至9千件,單月超過1萬件以上則為過熱,6千件以下則是偏冷。但今年7月的單月成交量竟不到3千件,已是嚴重低量,倘若央行管控房市目的是為了市場回穩,現階段不僅已達到目標,甚至超前更多,若是管制目的是為了扼殺房市,預期管控就持續下去。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面對房市清淡買氣,建商還是會想辦法端出牛肉,或者自身產品力要夠有競爭力,才能吸引到民眾關注,因此,目前新建案仍是個案表現時間。

高力國際不動產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表示,這波預售市場修正除房貸荒所引發的交屋焦慮之外,更深層的問題在於「平均地權條例」禁止轉售,等於斬斷過去把預售屋讓渡權當成金融受益權的投資、置產方式。

而央行限貸在第七波信用管制之後,範圍擴及全台,讓過去資金往低房價基期地區竄流的現象不再,且高價住宅天花板紋風不動,相對壓縮產品的合理性,以致市場出現全面壓抑,也使過去用優惠付款、補貼等度小月的策略做法不再有效,確實給中小型建商莫大的經營壓力。#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