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迅速增加對韓國公債的持有量,也提高了直接投資和股票、房地產的投資,這讓南韓經濟受到中國資金左右的風險大幅升高。(法新社)
中國迅速增加對韓國公債的持有量,也提高了直接投資和股票、房地產的投資,這讓南韓經濟受到中國資金左右的風險大幅升高。(法新社)
中國資金 大舉進攻南韓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持續透過資金不斷滲透並掌握南韓經濟,據韓媒《朝鮮日報》報導,最近中國迅速增加對韓國公債的持有量,也提高了直接投資和股票、房地產的投資。南韓金融圈人士憂心,中國資金攻勢雖然在活絡南韓投資方面具有正面效果,但同時也讓南韓經濟受到中國資金左右的風險大幅升高。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是南韓最大貿易夥伴,2015年簽署的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更加深了南韓在經濟上對中國的依賴,如2023年南韓對中國貿易出現31年來首度逆差,專家當時更發出警告,南韓過於安逸地依賴中國市場,未來南韓對中國的貿易逆差恐將成為常態。
《朝鮮日報》今年9月報導指出,根據南韓國民力量黨國會議員崔殷碩辦公室取得的資料,截至8月底,中國等亞洲國家的韓國公債持有額,高達138兆韓元,遠高於歐洲的109兆韓元、美洲的27兆韓元以及中東的14兆韓元。相較2021年底,亞洲國家持有的韓國公債增加了38兆韓元,增幅是美洲增加額(7兆韓元)的5倍以上。
而在亞洲國家中,中國是帶動這波成長的主要因素。過去10年間,中國持續增加對南韓公債的投資,從未讓出持有國排名第一的位置,並將與排名第二的美國之間的差距拉大到超過兩倍以上。
背後原因在於,中國在過去這些年來和美國爆發貿易戰的期間,持續拋售美國公債並尋求投資多元化。至於南韓即使在新冠疫情期間,10年期公債收益率仍維持在年約3%的水準,相較於利率偏低的歐洲、日本,更具投資吸引力,因此成功吸引中國資金進場。
 中國是南韓最大貿易夥伴,2015年簽署的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更加深了南韓在經濟上對中國的依賴。(美聯社)
中國是南韓最大貿易夥伴,2015年簽署的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更加深了南韓在經濟上對中國的依賴。(美聯社)
中國對南韓「影子影響力」風險上升
但報導警告,若公債過度集中在特定國家上,不僅在經濟面,政治與外交層面面臨的「影子影響力」風險也會上升。例如,美國公債因中國持續拋售而導致價格下跌,若中國採取「賣出南韓」(Sell Korea)策略,南韓金融市場恐將面臨劇烈震盪。
中國也持續對南韓企業增加投資。2024年中國(含香港)對南韓的直接投資激增147%至67.94億美元。韓國國際經濟政策研究院分析:「在中美科技競爭和全球供應鏈重組的背景下,南韓作為生產基地、流通物流樞紐等戰略投資地的重要性日益提升」。
近期中國的數位金融投資更為積極,例如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持有南韓第三方支付及線上金流服務平台Toss Payments的37.71%股權,Toss母公司是南韓知名金融科技公司Viva Republica,截至2024年12月,旗下每月活躍用戶超過2400萬,逼近全韓人口的一半。
螞蟻集團還透過支付寶入股Kakao Pay 19.28%。騰訊則投資SM娛樂、Kakao Games、Krafton、Netmarble等南韓娛樂與遊戲公司。
中國資金更大舉湧入南韓股票市場與房地產。截至2025年8月底,中國持有的南韓上市股票總額達20兆4,900億韓元,較2024年底的14兆570億韓元增加45.8%。雖然仍不及持有367兆韓元的美國,但增速遠勝美國的35%。
而在外國人購買韓國不動產方面,中國更是壓倒性居首。去年中國人完成房地產購買登記件數達1萬1363件,占外國人總購買件數(17,504件)的65%。截至8月底,持有南韓房地產的中國人達9萬9804人,即將突破10萬人大關,此舉被認為存在著助長首爾房價飆漲等副作用。
 中國資金已經大舉湧入南韓股票市場與房地產。(美聯社)
中國資金已經大舉湧入南韓股票市場與房地產。(美聯社)
南韓對中貿易 順差變逆差
另一方面,南韓的經濟已和中國密不可分,中國是南韓最大貿易夥伴,儘管2015年中韓FTA簽署後,南韓對中國保持高度貿易順差,到了2018年更衝上歷史新高,達到556.4億美元。但利多才維持沒幾年,南韓對中貿易順差開始大幅縮減,2019年新冠疫情之前,貿易順差就掉到289.7億美元,到了2023年,南韓對中國更是出現180億美元貿易逆差,成為中韓自1992年建交以來,南韓31年來首度在對中貿易上「虧錢」。
而在2024年,南韓對中國的貿易逆差為69億美元,預計2025年全年仍將呈現逆差狀態。
《朝鮮日報》在2024年12月的報導就指出,南韓過去10年在半導體、造船、鋼鐵等8個關鍵產業上,有7個已被中國超越,甚至有些產業的差距已擴大到南韓毫無追趕希望。中國競爭力的快速崛起,使南韓經濟面臨強大壓力。
首爾科學綜合研究生院大學主任教授黃菲分析指出,中韓之間的交易商品從往昔的鋼板、纖維等單純的輕工業與重化學商品為主,轉變以半導體為首的高附加價值中間材料,凸顯中國製造業的尖端化,使兩國在中高級技術產業領域的出口競爭加劇。
黃菲透露,昔日南韓液晶面板、智慧手機、電動汽車等領域具有相對的優勢,如今在這些領域中,中國企業卻取而代之,隨處可見。面對當前韓中貿易逆差的趨勢,她說,南韓業界普遍認為,南韓對中國貿易逆差短期不可逆轉並將逐漸擴大。
 南韓過去10年在半導體、造船、鋼鐵等8個關鍵產業上,有7個已被中國超越。圖為南韓造船廠。(彭博)
南韓過去10年在半導體、造船、鋼鐵等8個關鍵產業上,有7個已被中國超越。圖為南韓造船廠。(彭博)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