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路透資料照)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由於美國兩黨無法取得共識,導致支出法案遲遲無法在國會通過,美國聯邦政府恐在10月1日面臨關門危機。而在美國政府潛在的停擺期間,川普政府預計將繼續對特定進口商品進行國安調查,為進一步徵收關稅奠定基礎。
《彭博》報導,美國商務部在週一(29日)發佈的政府關門應急計劃中表示,將繼續進行「必要工作」,以應對進口商品對國家安全的影響。這份指南與先前的計劃相比有微妙的變化。原先的計劃表示,如果國會未能在9月30日的會計年度結束前批准額外支出,將利用未到期的資金進行調查。
川普團隊稱調查出於「國家安全考量」,美國政府可以繼續根據《貿易擴張法》第232條款進行調查。這項條款允許美政府對那些被視為對國安至關重要的商品徵收關稅,美總統川普在對多個領域徵收進口稅時,就廣泛地引用了這項權利。
232條款要求商務部進行正式調查,並設定了270的期限來完成調查,川普2018首個總統任期期間利用這項權力對鋼鐵、鋁全面徵收關稅,並在今年重返白宮後,依據這些調查結果恢復對這兩種金屬的關稅。同時也利用一樣的手法對銅、汽車和汽車零件徵收進口關稅。
目前還有多起調查案仍在進行中,美商務部正在審查木材、半導體、關鍵礦物、商用飛機、飛機引擎、無人機系統、多晶矽、風力發電機的進口是否損害美國國家安全。
不過,若是最高法院推翻川普動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的權力,232條款的調查可能會變得更加重要。川普根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對多國徵收對等關稅,但由於合法性問題,目前正在法院審查。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