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貿易黑名單擴及子公司 鎖定中國科技業

2025/09/30 01:38

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的企業,其子公司也將受到貿易限制。目前任職於白宮國安會的海德,便是這項政策的推手之一。(路透檔案照)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的企業,其子公司也將受到貿易限制。目前任職於白宮國安會的海德,便是這項政策的推手之一。(路透檔案照)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川普政府29日宣布,將加大力道打擊對國家安全構成風險的企業,將其列入貿易黑名單。這項行動威脅到數百家中國公司,代表美中科技競爭的最新一波交鋒。

華爾街日報29日報導,美國商務部工業暨安全局(BIS)29日在「聯邦公報」(Federal Register)網站上宣布,被商務部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entity list)的公司,其子公司也將受到貿易限制。此舉的目的是堵上漏洞,過去一些企業藉由成立子公司來規避實體清單制裁;如果清單上的公司擁有另一家公司的控股權,這家企業也將受到相同的限制。

根據新規定,「為了讓實體清單的限制能有效保護美國的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限制措施也必須適用於由1個或多個被列名實體直接或間接持有的外國關聯企業。」

這項變動的影響範圍廣泛,可能涉及全球數千家企業,但許多業界高層認為,中國科技業是主要目標。華為等中國企業擁有眾多子公司與全球合作夥伴,使美國要徹底切斷其與美國技術的聯繫變得困難。

新增的實體清單也可能波及依賴中國企業提供原料或零組件的美國本土公司,並干擾供應鏈。許多企業如今將被迫仔細審查合作夥伴,以確保符合新規定,此一過程料將推升合規成本。而半導體等行業的貿易路徑,已因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承受壓力。

報導指出,政府官員尤其擔心,美國科技被用於支持中國企業,因為美中之間的人工智慧(AI)競賽正持續升級。

29日的新措施可能會讓美中持續進行的貿易談判變得更為複雜。今年稍早,川普政府已將數十家中國公司列入實體清單,並要求企業不得使用華為晶片;中國也採取反制措施,宣布制裁多家美國企業,要求中國公司不得購買輝達(Nvidia)的AI晶片,並限制科技產業關鍵原材料出口。

知情人士指出,這項新政策已醞釀策數月之久。川普政府內部許多國安強硬派一直推動此事,希望在其他官員於晶片出口戰略上排斥其意見的情況下,藉此贏得一次勝利。

據報導,目前任職於白宮國家安全會議(NSC)的海德(Landon Heid),便是這項新政策的推手之一。海德為對中強硬派,曾服務於聯邦眾議院「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川普原本提名海德擔任商務部負責出口管制的助理部長,但最近撤回提名,此舉被部分業界高層視為白宮對中國態度趨於友善的跡象。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