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以真實案例,揭示愈來愈多中年人將父母資產視為理所當然,卻忽略父母也有自主晚年生活的決定權。(示意圖,美聯社)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許多人離開父母家是為了上大學、找工作或結婚,但也有一些人因為各種原因決定留在父母家,雖然這樣做通常會帶來顯著的經濟利益,但這些利益並不一定能永遠持續下去。日本一名42歲男子與父母同住在老家,年收入超過600萬日圓(約新台幣122萬元),存款累積至1000萬日圓(約新台幣203萬元),原以為自己早已站穩人生,將繼承東京的一棟房產,未來生活無憂無慮,卻被父母的1句話徹底打亂未來規劃。
日媒《THE GOLD ONLINE》報導,住在東京的42歲男子加藤拓也(化名)在大型製造廠工作多年,年收入超過600萬日圓(約新台幣122萬元),存款累積至1000萬日圓(約新台幣203萬元)。他是家中獨生子,從未搬離老家,與年紀逾70歲的父母同住,自認生活穩定且經濟無虞。
他表示,沒有結婚打算、生活規律、以工資與存款為依靠,再加上免除房租與生活費負擔,自認老後也能無憂度日。他更認為自己將來能直接繼承位於東京都內的獨棟住宅,等同「預先擁有資產」。他知道自己可以輕鬆實現在東京擁有一棟獨棟住宅的夢想,這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目標。正是基於這個前提,他才自信地認為1000萬日圓的積蓄「綽綽有餘」。
然而有一天,這個穩定的想法開始崩塌,以「老家」為基礎的全盤規劃近日出現劇變。加藤的72歲父親突然語帶正式地通知「我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告訴你,我決定賣掉這棟房子。」加藤一時沒懂他剛才說了什麼。他以為他在開玩笑,但看到父親的表情,才發現他完全是認真的。老夫妻倆打算出售住宅,搬進安養院,作為他們臨終準備的一部分。這突如其來的話讓加藤的腦袋一片空白。
突如其來的宣告讓加藤當場傻眼,甚至忍不住質問「那我住哪?」父親則淡然回應「你也是大人了,自己的未來自己決定。」
對此,加藤坦言焦慮「1000萬日圓的存款在東京要買房根本不可能。搬出去租屋的話,以後根本存不了像現在這麼多錢。沒想到42歲了,只是失去父母庇護,就對未來感到恐慌,說起來真的很丟臉。」
加藤過去能在東京無房租生活並存下1000萬日圓,即是得益於同住父母的經濟條件。然而,一旦這項基礎消失,他將立刻面臨租屋、生活開銷與購屋夢破滅的現實壓力。
報導指出,此案例凸顯愈來愈多中年人將父母資產視為理所當然,卻忽略父母也有自主晚年生活的決定權。專家指出,中年世代若忽視獨立準備,未來隨時可能因父母的生活選擇而被迫背水一戰。「你父母的房子就是你的房子,你父母的資產最終也會成為你的資產。」這個毫無根據的假設已經被徹底打破了。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