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赤貧立委」,現在則是「最窮部長」的洪申翰。(記者方賓照攝)
〔記者李靚慧/台北報導〕曾是「赤貧立委」,現在則是「最窮部長」的洪申翰,談起「購買力」格外有感。洪申翰接受本報專訪時,特別以自己當年的第一份薪水為例,他說,當年剛離開學校的第一份工作,月薪僅有2萬5600元,那個金額雖不是當年的基本工資,但每月在扣掉房租等開之後所剩不多,逼得他必須去想辦法多增加收入。
洪申翰上任後,為了解勞工的薪資狀況,至全台各地參與就業博覽會,他發現,南部市場多數開出的職缺及薪資,都只有最低工資,或是貼近最低工資。他觀察,相較於薪水較高的勞工,這些邊際勞工要「靠自己的努力」來爭取加薪,空間真的比較小,尤其是當同一個區域、周邊企業多只給這個薪水的時候,勞工更難靠自己的努力,來換取較大的加薪空間。
因此,對於這些低薪的邊際勞工,政府有更大的責任,必須要照顧他們的生活,必須靠制度、各種方式介入,協助提升他們的薪資,才能在物價上漲的壓力下,為他們保住實質購買力、維持基本的生活需求。
疫情後物價漲勢驚人,洪申翰說,民進黨政府經過10年的努力,最低工資從105年的2萬8元,漲至明年的2萬9500元,累計漲幅47.4%,一個月多了9492元。即使扣除這些年的物價成長率,並以主計總處預估明年的物價年增率1.64%,累計物價指數成長率達15.29%,算起來最低工資的實質成長率仍達32.11%、超過3成,高於物價的漲幅。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