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統計處今公布8月工業生產表現。(統計處提供)
〔記者廖家寧/台北報導〕經濟部統計處今公布8月製造業生產指數118.22,年增15.48%,人工智慧(AI)商機與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效應激勵電子零組件業、電腦電子光學製品業暢旺,其中積體電路業生產指數創歷史新高,寫連20紅,但傳產受關稅新政與他國產能過剩影響,持續表現低迷。
經濟部統計處今公布8月工業生產表現,工業生產指數117.36,年增14.41%,製造業生產指數118.22,年增15.48%,兩指數皆為歷年同月新高,雙雙寫連18個月正成長。
8月製造業生產表現略優於原先預期,統計處副處長陳玉芳指出,AI與高效能運算及雲端資料服務等需求強勁,加上消費性電子新品的備貨需求挹注,激勵半導體業在內的資訊電子產業生產穩健提升,但傳產表現持續低迷,部分產業受到美國關稅影響,例如機械設備業的工具機、水五金、螺絲螺帽等,部分產業像是基本金屬、化學材料則在海外同業產能過剩下表現仍顯疲弱。
資訊電子產業方面,電子零組件業生產指數138.94,寫歷年單月新高,年增31.52%,連20紅。其中,積體電路業生產指數156.56,創歷史新高,年增35.86%,寫連20紅,面板及其組件業年減1.58%,連2黑;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年增3.8%,連26紅。
傳產方面,汽車及其零件業年減11.95%連6黑、化學材料及肥料業年減1.71%連6黑、基本金屬業年減0.69%連4黑;機械設備業翻黑為年減1.24%,中止連10紅,主因上年同月廠商配合交貨期程墊高比較基期,但半導體產業投資動能延續,抵銷部分減幅。
展望未來,統計處表示,全球經濟成長力道雖受全球貿易保護措施所抑制,但新興科技應用商機熱絡不衰,可望帶動半導體先進製程及高階伺服器等供應鏈增產,加上國際品牌消費性電子新品陸續上市帶來備貨效應,有助支撐製造業生產穩健,預估9月製造業生產指數114.58至118.58,年增15%至年增19%,第3季估落在115.88至117.21,年增16.8%至年增18.2%。
至於今年全年製造業生產能否創新高?陳玉芳說明,今年前8月平均生產指數是108.86,已是歷年同期新高,年增17.75%,因估算今年剩下4個月只要每個月達到82.28,就能維持全年新高,至於如果要達成全年年增幅1成以上,未來4個月指數每月要98.98就「有機會可達成」,若年增幅要達到2成以上,未來每個月指數要達到127.77,「機會是相對小」。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