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價格一路勢不可擋,不斷刷新歷史紀錄。(路透)
林浥樺/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黃金價格一路勢不可擋,不斷刷新歷史紀錄,週二(23日)再創新高,正迎來自1970年代以來表現最亮眼的一年。美媒《商業內幕》就整理出黃金價格飆升的3大原因,其中2項已醞釀數月,包含進一步降息的前景,以及是經濟動盪中的避風港,而最新的1項則在本週浮現,就是中國的新計畫:成為外國央行黃金儲備託管國。
黃金週二一度創下每盎司3790.82美元的歷史紀錄,華爾街大咖也紛紛進場,例如億萬富豪達利歐(Ray Dalio)就認為,投資組合中應有15%配置在黃金。而這波漲勢也吸引了一般消費者,Costco的金條更成為網購熱銷商品。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黃金現在正處於一個繁榮時期,但這並非一夕之間形成。
報導分析了3大原因,首先是中國的新計畫。《彭博》週二報導,中國正嘗試成為外國央行黃金儲備託管國,也就是說,中國希望為其他國家所購買的黃金提供儲存服務。報導指出,至少已有一個東南亞國家對此計畫表示興趣。
此舉對金價有兩大利多:首先,這可激勵更多國家政府購買黃金;其次,則是將黃金提升為國家金融戰略,中國藉此成為全球黃金市場又一個重量級玩家,核心目標就是持續買進並持有黃金。
第2個因素就是進一步降息的前景。在聯準會9月會議決定降息25個基點後,這成為黃金的另一項強力利多。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只是「降息預期」也早已在2025年推動金價上漲,直到鮑爾正式行動才進一步助燃漲勢。
這背後原因很簡單:若聯準會持續降息,美國公債殖利率將同步下滑,使得無孳息資產如黃金更具吸引力;同時,較低利率也提高通膨風險,而黃金正是投資組合中對抗通膨的避險工具。
最後的因素為黃金是經濟動盪中的避風港。這是黃金長久以來的核心角色:投資人面對不確定性時的安全和穩定資產。雖然近期金價上漲主要受降息預期驅動,但在2025年上半年,經濟與政治不確定性才是主因。
川普的「關稅風暴」在4月初的「解放日」達到高峰,震撼市場,投資人爭相尋求避險;雖然目前相關議題稍歇,但更多關稅的陰影依然存在。
此外,川普為壓低利率,頻頻對聯準會施壓,挑戰央行獨立性,也讓部分投資人對美國公債的吸引力產生疑慮。在這種情況下,黃金成為不受美債負擔的首選避險資產。
展望後市,華爾街普遍看多。高盛本月稍早指出,若川普持續向聯準會施壓,金價可能再飆40%。多位重量級華爾街投資人也加入黃金派對,億萬富豪艾因霍恩(David Einhorn)與「新債王」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近期都在媒體上力讚黃金,岡拉克甚至將其列為頂級投資選項。
目前市場唯一的變數,或許是黃金本身的成功,若投資人開始懷疑這波創紀錄的漲勢是否走得太遠,才可能讓金價出現回調。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